中央救華融與否不具指標性

利息如此偏低,正是一債難求。然而4月中,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華融引發了一項債券恐慌事件。華融因為延期公佈業績,遭評級機構降級,債券價格跌了超過四成。以2015年1月8日到期的債券價格為例,由110下跌至最低的65,但近期已回升至80左右。但我覺得此事是獨立事件,政府救不救華融,指標性不高。

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是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這些資產管理公司(AMC)的真身是不良資產管理。時維上世紀末,中國四大銀行計劃到海外上市,一個首要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分割手上的不良資產。結果,財政部成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為四大銀行(工、農、中、建)接收不良資產。華融服務的便是中國最大的銀行–工商銀行。那時候的安排是由財政部出資成立資產管理公司,然後資產管理公司以近原價從這些銀行手上收購不良資產,那麼銀行便可以全身而退,不用見到壞帳,而吃虧的是資產管理公司。但資產管理公司的錢亦是國家的錢。

當日,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擁有的是獨家的生意,只有他們能夠直接從銀行的帳上買入不良資產。由於這些不良資產都是預了由『阿公』找數,所以這些資產管理公司再轉賣這些資產時,有陣子亦是頗鬆手的,甚至引起外資垂涎。

過去20年,中國整體是處於資產價值膨脹的年代,這些資產管理公司拿回來的抵押品,很多都是地產項目;過不了多久,由於房地產升值,資產管理公司因此又賺了不少錢,正是得來全不費功夫。

財經故事都是重複又重複,輸錢皆因贏錢起。這些資產管理公司後來都成功在香港上市,並且開始開拓不同的金融板塊:包括證券、直投、私募等等。由於身份特殊再加上資產表漂亮,四大在上市之後,在資本市場融資的成本都很低。以華融為例,出事之前,它的信貸評級和國債只是差兩階,分別是A-和A+。四大AMC拿到平錢,都開始做起貸款業務。幾年前,我公司做的股票抵押貸款項目,競爭對手往往便是四大,而坦白說,相比起他們,我們是毫無競爭力的。他們對國內老闆們的生意比較熟悉,很多更是『友好關係』;再加上資金成本低,無論是願意接受的借貸比率和所收取的利率,我們這些外資背景都難以比拼。

華融在四大之中算是最進取的,但相對來說亦種下過度擴張的危機。據聞前董事長賴小民做生意亦是頗有氣燄的,估計得罪不少人。賴小民出事後,整個中資金融圈都感到震盪,華融當然斯人獨憔悴。

雖然習班子打大,絕不手軟,但是我覺得今次華融債券投資人拿回本金的機會,仍然是頗高的。一般來說,債券危機的最後結果有三個:

  1. 最佳的情況是全數贖回,沒有出現違約。
  2. 中間的情況是債券重組,投資者需要接受折讓(HAIRCUT)。
  3. 最差的情況是,由於發債體是海外窗口公司,債券持有人其實是沒有擁有國內資產作抵押的,靠的是一張行內稱KEEPWELLLETTER的保證函:內容是擁有國內資產的母公司保證會支持海外的子公司。很多國內機構在海外發債時,發債體都會常用這些方法。但是破產如果硬性執行,債券持有人是會血本無歸的。我相信這情況發生的機會是很低。

依華融債券最新的市價看,市場應該是傾向接受拿回本金和高回收率的債務重組之間。我估計今年中國的信貸市場會繼續出現違約事件,即使國家繼續支持華融,亦應該視之為例外,不可以視為常規,大家投資應該要小心。


利益申報:我是擁有華融債券的。


(於2021年5月14日刊登於明報)

(圖片來源:明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