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精選

再不是「一糕兩用」的綠色金融

近日,本埠天氣悶熱,很多市民都感受到全球暖化已經近在眉睫。 大眾對於碳減排的態度,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 認知;2. 接納;和3. 落地; 認知是明白暖化這問題不是天然現象,是人類社會工業化後的產品,全地球的生物都受影響。 接納是承認責任,並且採取不同行動減排,視之的社會責任和投資,當中免不了帶有像初戀般的熱情,沒有清楚了解減排的代價。 落地便是經過一輪衝刺之後,驀然發覺這事情是要付出代價的,而且要怎樣去客觀量度減排效益,是一複雜得要命的事。加上很多掛羊頭賣狗肉的「漂綠」(green washing)行為,令很多人對減排失去信心。 我覺得這些心路歷程是必需的,亦唯有對減排的成本有一正確認識,減排的努力才可以貫徹始終持續下去。 正是因為激情過後,大家開始回歸現實。一方面認清成本,另方面竭力改善量度效益的工具和方法。量度減排效益首先要訂立減排行動前的基線(baseline),然後計算推行措施後所省掉的碳排放。其次需要觀察整個生命週期(life cycle)的影響,考慮到材料的提取、製造、運輸、使用及回收等各階段的排放。其它要考慮的因素還包括:能源審計和監控、運輸和物流的優化、廢物回收和循環經濟指標。 筆者是低碳金融亞洲有限公司的主席,公司早些時候有些顧問業務,被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收購,很明白跨國公司對減排的投資是認真的,但亦因此了解到迄今為止,減排仍然不是一門很賺錢的生意。 路漫漫而修遠兮。我的同事努力從金融的角度提出協助減排方法,因為有第一身的經驗,更加明白事情的複雜性。今天很多人終於明白,減排這塊蛋糕,不可以是既吃下肚,又可以用來觀賞。減排短期不一定能賺錢。 (於2024年6月30日刊登於明報) (圖片來源:明報)

最新文章

不分左右,建制都會是輸家

香港虛擬銀行打守勢足球

股票市場會否淪為金融遺址

CB股亦可,債亦可

由間諜案談到問責

未能安慰投資者的「安慰函」

爛船又何止三分鐵!

綠色能源外交

戰爭的多面觀

沒有共贏,何來世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