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達幣才應是央行打擊對象

中央近日大力打壓大陸銀行和支付機構參與虛擬貨幣交易,比特幣價格應聲下試3萬(美元。下同)低位。我覺得央行針對的對象不應該是價格暴上暴落的比特幣,而是愈來愈多人用作走資工具的泰達幣。

早前本港曾經發生一搶劫案,事主在用現金交收泰達幣時遭打劫,損失300多萬。大家會問:正常人家做那麼大額的交易都會通過銀行,為什麼要用現金進行呢?很明顯,社會上對於匿名交易的需求是很強的。

泰達幣亦稱為Tether,2014年由三位美國人在加州創立的。泰達幣在虛擬貨幣中屬於穩定幣(stablecoins),發行商宣稱用等值美元作儲備,因此價格穩定,很適合用作交易。比特幣是虛擬貨幣龍頭,市值按今天價格計算仍然有6仟多億,而泰達幣只不過是6佰多億而已,是比特幣的十份之一。但論發行量,今年以還,發行量最多的虛擬貨幣是泰達幣。

最近泰達幣的發行商被迫公開儲備內容。資料公開後,惹來市場猜疑,因為雖然儲備中有3/4的資產被定性為現金類投資,但這現金類投資裡面卻包含接近七成的商業票據,真真正正的現金只是3%左右!如果用評估貨幣基金的角度看,這些資產包含兩種風險:一是信貸風險,所有非美國國庫債券的美元投資品都有信貸風險;另一種是投資年期帶來的流動性風險。要知道購買任何年期的債券,只要不是明天就到期,都有durationmismatch。再者,依這儲備組合,匯水成河,泰達幣的經營者其實可以賺取豐厚的利息。

貨幣本身有兩個主要價值,一是投資;二是交易工具。目前的發展,比特幣會愈來愈走向投資的一途,而像泰達幣般的穩定幣卻是滿足民間的交易需求。

比特幣給政府的煩惱只是小投資者誤算風險招致損失。但歸根到底,縱使見報率高,整個比特幣的市值仍不及蘋果電腦的1/3。不計槓桿和衍生產品,比特幣在整體經濟的比重並不大,其影響不是那麼深遠。反之,如果泰達幣快速發展下去(不像比特幣,泰達幣並沒有一個最高發行量,每次發起人收到錢就可以發行新幣),並且滲入地下錢莊活動,便會衝擊政府的外匯管制。泰達幣在中國和印度等有外匯管制的國家特別流行,原因亦在此。


(於2021年6月25日刊登於明報)

(圖片來源:明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