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卑的議事堂

這星期我身在倫敦,英國政壇今週波譎雲詭,首相卓慧思先換財相,然後取消早前引發巨大爭議的大規模減稅計劃。執筆時是當地時間週四下午一時,網上傳出卓慧思辭職的消息。我是政治新聞癮君子,這週晚上花了不少時間觀看電視新聞,追蹤英國政局的變化,包括觀看當地的國會辯論。英國人天性陰沉,議員攻擊對手時尖酸刻薄,煞是好看。

除了議員們的唇槍舌劍之外,我對議事廳(Chamber)的佈置亦非常感興趣。英國議會實行兩院制,下議院共有650名議員。議事廳佈置擠擁,可以稱得上是簡陋。議員沒有獨立的座位,都坐在包着綠色皮的長椅上(Bench)。  二次大戰後,議事廳曾經重建,僅花了是200萬英磅。當時英聯邦國家也捐贈了不少禮物; 包括澳洲贈送議長座椅,加拿大贈了廳中心的桌子,印度和巴基斯坦送了大門。

現代議事堂的前身是位於舊西敏寺的聖史提芬教堂(St Stephen’s Chapel)。1547-1834年間,英國的下議院都是在這裏議事。敎堂在1834年遭祝融光顧。教堂的內形一直影響着議事廳的設計,例如議長的位置便是教堂的祭台,議員坐的長椅是中世紀教堂歌詠團的位置。長方形的議事廳,執政和反對黨各據一邊,距離據說是兩劍之隔,以防雙方動武。(這說法其實有點穿鑿附會,因為議員很早便被禁止佩劍進入議會。)

英國議會給我的印象是謙卑的,是低調的。

這邊廂英國政壇正為新首相人選鬧得沸騰,在地球的另一邊,祖國正進行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習主席的強勢領導,有沒有二十大都是定局。舉行二十大的人民大會堂,是新中國成立十週年興建十大建築之一,1958年10月動工,1959年 9月完成,僅用了10個月便趕工完成。由於人民大會堂名氣大,中國很多三四線城市都東施西顰,在市中心建造A貨的人民大會堂,後來中央覺得此風不可長,也叫停了多個項目。

說到底,我還是較喜歡謙卑的政府。

後記:我在新加坡生活了七年,也經常留意當地的政治新聞,新加坡國會的議事廳非常像英國西敏寺的,也許是殖民地的遺產吧。



(於2022年10月23日刊登於明報)

(圖片來源:灼見名家)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