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官北上的水土不服



假期往東京一遊,順便追讀手上的閒書,其中一本是台灣畫家、詩人暨作家蔣勲所著的《手帖:南朝歲月》。

我是百分之九十九附庸風雅地喜歡書法,不懂、不學、小藏,只是喜歡。讀完蔣書,對書法家又多一層理解和啓發。「手帖是文人間書信便條,因為書法之美流傳下來,成為後世臨摹寫字的帖。然而帖更是同時具有私密、隨性、卻又貼近真實、率性的文體。曖昧迷離、若即若離。構成讀帖時奇特的一種魅惑力量。」作者云。

書中描寫的書法家包括以章草聞名,寫《平復帖》的陸機 (261-303)。陸本是吳國人,生於亂世,祖父陸遜是三國時吳國的丞相,吳國被西晉司馬氏所滅後,陸機初與弟弟陸雲退人山林,二人雖然是武將出身,卻以詩賦見著士林。西晉立國十年,陸機陸雲兩兄弟赴京城洛陽當官,受到朝廷賞識,  有「二陸入洛、三張減價」之說。但因為講話帶南方口音,二人常被主流的北方士族嘲笑。一個亡國的南方士族,走入北方朝廷做官,身處的時代又充滿詭異的政治鬥爭。(西晉王室骨肉相殘的「八王之亂」便是發生在這時期。)陸機因泊錯碼頭,在鹿苑之戰大敗後,被誣陷謀反,遭誅三族。

《平復帖》現存北京故宮,被譽為故宮十大鎮館之寶,比王羲之的《蘭亭序》還要早五十年,王羲之(303-361)被稱為書聖,獲後世唐太宗李世民的欽點。古人的書法都寫在紙或絹帛上,不易保存。唐太宗傾全力在民間搜羅王羲之真跡,藏於內府,令當時的書法名家臨摹。臨是書家看着真跡臨寫,但很容易將自己的筆風也寫進去,做成失真。 摹是把紙蒙在真跡上,用淡墨細綫勾出輪廓後,再填墨,功細且繁但存真度高。

書聖王羲之出身名門,家世顯赫,是周朝姬姓後人。《蘭亭集序》傳說是王羲之帶醉之作,前半段寫境,後半段寫情,感慨世事無常,整篇文章流暢自然。永嘉之亂(311)西晉政權瓦解,南下的匈奴四處肆虐,《喪亂帖》中,王羲之說:「先墓再離荼毒……奈何奈何」

魏晉南北朝(420-589)一個紛亂的年代,上承兩晉五胡十六國,下接隋朝,但卻出了很多出色的藝術家。從東京返港,我在飛機上重看了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今天香港社會氣氛低沉,但影藝事業卻百花齊放。政治免談,藝術倒殺出異彩,歷史上屢見不鮮。

(於2023年6月11日刊登於明報)

(圖片來源:灼見名家)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