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共贏,何來世貿
耶倫早前走訪大陸,重申美國不會追求與中國經濟脫鈎,但提出美國最關心是中國在三個新興行業 - 光伏太陽能、鋰電池和電動車 - 的產能過剩。坊間有輿論批評美國政府觀點不公平。
貿易糾紛這問題,不容易定對錯。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市場主導,政府的介入只是程度上的分別而已。再者,此事如拉上時間軸,往往衍生「先發財的人,斷後來者的財路」的爭辯。貿易糾紛最終大都是以利益交换解决。當年中國入世,便是以開放大陸市場,換取其它國家免去關税。世貿組織(WTO)不是法庭,縱使它裁定一方有違自由貿易原則,它亦只是希望牽涉的國家通過談判,取得和解。如果雙方堅持不下,勝方能夠做的,只是設立貿易壁壘,去懲罸負方。
中國在2001年12月加入世貿,回顧過往的近四份一世纪,中國和西方都為此得益。中國入世前,曾經和主要貿易對手的世貿成員國,進行深度的談判。當日之所以能夠成事,是雙力都相信開放中國市場會達到雙贏。事實亦正是如此。當然受益的幅度,國家之間是有分別的。有反對WTO的人會批評說中國是較大的受益者 。
此一時彼一時。昔日,中國是窮措大的發展中國家,歐美垂涎中國消費市場和廉價勞動力。但今天,中國以總量計已是全球第二大的GDP(歐盟不算是一國家)。加上全球財富分化越來越劇烈,沒有在通商中得益的低收入美國人,很自然便會將生活上的困難,歸咎於自由貿易。
耶倫此行放出的姿態,基本上像伊朗和以色列互射的飛彈,沒有殺傷力,目的似是為拜登競選做勢。她雖然提出產能過剩的指責,但並沒有進一步提出懲罰方案。其實,貿易應該是商務部長雷蒙多的範籌,耶倫越俎代庖,是政治任務多於經濟任務。
長遠看,大家都接受中美角力縱使按最樂觀的推算,也是一長期的拔河戰。這年多以來,中國已經放軟身段,只要華盛頓不點評新疆、台灣和香港議題,商業上甚麼都可以談。我常常覺得美國要放鬆對中國的箝制,必須要出現兩個條件:一,美國感到中國的實力不足以成為美國的威脅;二,美國國內人民因為中國退出產業鏈,而蒙受沉重的經濟損失,例如引發通脹等等。雖然中國多次重申無意挑戰美國的一哥地位(大陸小粉紅是否收到是另一回事);加上內部振興經濟急不容緩,但今天的中美關係,仍未出現這兩個條件。
(於2024年4月21日刊登於明報)
(圖片來源:明報)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