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版賭場風雲

“分燊家”閙得滿城風雨, 劇情峰迴路轉, 比電視肥皂劇更精彩. 我也湊興和讀者分享一下我的私版賭場風雲經歷.

2003年, 澳門賭權開放滿周歲, 那陣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Las Vegas Sands)尚未上市, 香港人認識老闆Sheldon Adelson的不多. 高盛是Adelson的house bank, Adelson剛和銀河合作分到賭權的一杯羹, 滿肚鴻圖大計. 高盛安排我單獨和Adelson會面討論融資計劃, 我們在舊中銀大廈的一家意大利餐廳吃午飯, 我代表銀行以投資者的身份洽談, 當時金沙的短期票據的風險溢價是同業拆息加300多點子, 屬高息(a.k.a.垃圾)債券. 我懵然不知坐在我面前的“大孖沙”身家有多厚, 開場時還很客氣地問他, “從美國長途跋涉剛下飛機, 是否有點倦?”. 他答我“我的私人飛機很舒適, 我完全感受不到時差”. 那一刻, 我真想找洞鑽. 後來, 我才知道Adelson和他的公司共擁有14部私人飛機.

談話輾轉進入正題, 金沙希望發新一輪的票據來做融資, 更希望價錢比當時的二手市場為佳. Adelson在推銷他的公司發展藍圖時提到: 如果將澳門和拉斯維加斯兩地都畫一個兩小時飛機航程的圓圈來比較, 澳門所覆蓋的賭客人數遠高於拉斯維加斯. Adelson亦批評澳娛太過依賴貴賓枱的收入, 他相信金沙所針對的“即日鮮”賭客會為澳門賭業帶來新景象.

2002年澳門賭權開放業, 賭牌由個1增加到6個, 當初有人擔心多了和尚, 何家分享到的粥會愈來愈稀. 事實證明, 引入新思維和高質素的營運商是雙贏的. 今天, 澳門賭業這塊餅相較十年前, 增值近十倍. 2007年, 澳門的賭場營業額首次超越了拉斯維加斯. 澳娛今天的市場佔有率雖然由2002年的百份之一百跌至今天接近三成, 但收入之高卻是賭權開放前所想像不到的. 開放賭權是澳門特區回歸之後的一項重大改革. 坊間認為北京不希望在澳門的政經界出現一方獨大, 開放賭權是重新樹立主權重要的一著棋.

回頭說Adelson, 他是立陶苑裔猶太人, 行事充滿個人色彩. 大學未畢業的他, 財富在2007年高峰時, 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6, 在美國排第3. 他和競爭對手永利的Steve Wynn不咬弦, 公開互罵屢見不爽. 他與很多前度得力助手的賓主關係亦凶終隙末, 有舊下屬跑出來另起爐灶, 參與澳門賭業.

2009年, 金沙集團在金融風暴中損失慘重, 股價最多下挫95%. 但近一兩年, 澳門賭業回春, 2009年11月金沙中國在香港上市, 套現25億美元. 金融風暴時, 金沙集團在澳門和新加坡兩項工程都出現資金緊拙, 但由於新加坡的貸款財團願意重整債務, Adelson決定取新加坡而暫時擱下在氹仔的威尼斯人拓展大計. 這不多不少反映新加坡對發展綜合渡假中心(Integrated Resort), 是志在必行, 官商合作(或勾結),事情自然通融得多. 相對起來, 澳門特區政府跟香港一樣, 都是秉承不干預政策的.

經營賭場是一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 澳門賭業得天獨厚, 中國每五分鐘便出一個百萬富翁, 賭客來源要幾多有幾多, 賭業未來的發展空間仍然是很可觀的. 這塊肥肉如果不是那麼甘美, 也許不會有那麼多人抓破臉拼個你死我活.

(於2011年2月24日刊登於信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