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姓氏的民族


緬族和大多數民族不同的是沒有姓氏的傳統,他們名字有些甚至是依照自己出生的星期天來決定,人民亦可以因為生活狀況改變而更換姓名,昂山素姬的名字卻是從父母系中炒雜錦而來,“昂山”是她父親的名字,“”來自她的祖母,“”是她媽媽的名字


我是政治新聞癮君子,緬甸朋友跟我談了半天緬甸的最新政治形勢,我對誰是吳將軍,誰是吳總理總搞不清楚。吳(U)是緬甸語對男性的尊號,並非姓氏。緬甸的早輩著名人物,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聯合國秘書長(U Thant),昔日香港報章譯作于丹,用今天的譯法語是吳丹。 

緬甸在1948年獨立,之前是英國殖民地,19世紀初,緬甸最後的王朝貢榜王朝三次與印度的英國殖民地軍隊開戰,三次都落敗,1886年,英國人將緬甸吞併為印度的一個省份,長時間的殖民地統治,為緬甸留下當時比較先進的基建和民官制度,即使到了今天,仍然有些緬甸人認為英國人當年培養的技術官僚是經濟改革的支柱

上世紀三十年代,獨立思潮開始在緬甸萌生。二次大戰期間,被視為國父的昂山素姬父親昂山將軍,引入日本勢力以打擊英國殖民地政府(以夷制夷!)。但在大戰結束前,昂山轉軚支持同盟國。昂山在1947年遇刺身亡,繼承人德欽勞繼續領導獨立活動。   

獨立後的緬甸長時間受內戰困擾。1962年,尼溫將軍(Newin)發動軍事政變,他取得絕對控制權之後,推行閉關和社會主義。緬甸經濟在80年代每況愈下,1998年尼溫退居第二線,由蘇貌將軍(Saw Maung)接任。1992年丹瑞(Than Shwe)將軍取代蘇貌,掌權接近十年。丹瑞於2011年3月正式退位,並且解散了軍人政府,把政權移交給新當選的文人政府,文人政府由軍人領導的聯邦鞏固與發展黨(Union Solidarity and Development Party, USDP)控制,總統吳登盛(Thein Sein)是丹瑞的前下屬

緬甸國會採取上下議院制,上議院稱為民族院,有224議席,下議院稱為人民院,有440議席。國會議席中有四分一是預留給軍隊的,餘下議席中,USDP在上下議院分別佔129和212席,昂山素姬領導的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 of Burma, NLDB)掌4和37席今年4月,議會有44議席出缺,補選中,NLDB取得43席。這成績被視為2015年大選的預演

無論緬甸人也好、外國人也好,大部分都同意軍政府對改革是真心的。當然憲法給予軍方絕對的控制權,亦是令他們敢於嘗試。

研究一黨專政如何自我完善是我的興趣,這包括過去的台灣、今天的新加坡和未來的中國。歷史告訴我們,建制派在到不受威脅情況下釋放權力,遠遠比反對派的暴力奪權來得容易

英國人稱性格無拘無束的緬甸人為“蝴蝶民族”,由蟲變蛹再變成色彩燦爛的蝴蝶,看似不可能,卻每天都在發生,但願政治民主化也是如此。



(緬甸遊記二之)



(於2012年11月16日刊登於信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