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靠蘋果賺錢

選擇包括:

  1. 轉行街邊小販賣水果
  2. 炒賣iPhone6
  3. 買壹傳媒股票(282 HK)
  4. 買蘋果電腦股票 (AAPL US)
  5. 像美國的對沖基金,發掘蘋果的衍生股票。
經過我仔細分析: (1) 很少人願意;(2) 一個月前可能做到,現在可能要倒貼;(3) 因為我拿黎了先生的稿費,要避嫌,不好說;(4) 美國股市近日走勢轉弱,加上蘋果股價因為市場憧憬iPhone6熱賣,過去6 個月已經升了很多,現階段實在不敢向讀者推介。這裡可以談的對是沖基金如何在蘋果推出新產品時發掘投資機會。

蘋果每一次推出新產品都備受市場觸目,除了用家之外,很多基金經理都會仔細分析新產品的配件及其供應商。原因是如果新手機熱賣,它的上游零部件供應商肯定受惠,基金經理希望在市場仍未捕捉到消息前,捷足先登購入這些公司的股票。擧例說,附圖是iPhone3的組件圖,當中可以看到一部手掌般大小的蘋果手機,裡面有很多不同的配件,相關的公司數目近百計。當然,做這些研究很花功夫,也要對智能電話的生產線有深入的瞭解。

 
Iphone3 的組件圖

蘋果花了足足兩年才推出iPhone 6,雖然反應熱烈,但不少分析員覺得主要支持者仍是原來的蘋果用家,真正從Android平台轉過來並不多,估計蘋果在市場佔有率不會在iPhone 6推出後躍升。iPhone 6出台後,蘋果股價只是微升沒有暴漲。

我是一個沒智慧的人,對智能手機一直很抗拒。 但是對蘋果這企業和已去世的喬布斯,卻有濃厚的研究興趣。這些科技創業明星其實像我很多的投行同事,都是一些A型性格,好競爭,幹起事來take no prisoner,金融風暴之後投資銀行家受人唾罵,大家認為這批人是金融海嘯的罪魁禍首。 持平地看,我覺得這是制度問題,將這類人放在一個追逐短期利潤的報酬制度下,他們便會在合法的情況下將底線推到最盡。換了一個環境,將這類人放在高科技公司,他們可能搖身成為創業奇才。

香港人很多時把商業成功和成功劃上等號,但如果讀者讀過喬布斯、巴菲特等人的傳記,都會明白這些商界明星私底下都有其怪癖之處,算不上是可親的。上天是公平的,所謂的天才,不過是0.05%的養分從一腦細胞區搬往另一區,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我們實在不用為自己不是 (那位)李嘉誠而大遺憾。

林沛理說:“智能手機像毒品,麻木我們的思想,令我們變得瑣碎、庸俗且欠缺思維力。” 我很多朋友是智能手機迷,每次聚會,他們都拿出新的gadget來比拼,令我感覺自己像穴居人,我反問他們:智能手機是否令你們活得更開心?他們都答不上,說會google一下!


後記 : 這篇文章原本是《圓方集》在《蘋果》登台的第一稿,很辛苦度了一條爛pun,但是因為佔中啟動,唯有讓民族大義先行,賺錢搞笑排後。欄名叫《圓方集》,事源很多年前,我參加一個銀行的高管培訓,班上主持人要每一位參加者用一幅圖去代表他的管理哲學,我畫了一幅很簡單的圖:一個正方形,外面包了一個圓圈,外圓內方。我希望做到對外處事盡量沒有稜角,與人為善,但內裏卻懂得堅持原則。年來,我看到有些人話說得一本正經,看上去道貌岸然,做人卻是毫無原則,典型的外方內圓,但在江湖倒混得一口不錯的飯。

 

(201410月13日刊登於蘋果日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