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冷戰
國務委員楊潔箎和外交部長王毅,今週在阿拉斯加安克拉治市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及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會面,商討中美雙方面對的難題。輿論一般認為見總比不見好,但並沒有對結果寄予厚望。
我覺得習大大選擇在阿拉斯加這冰國苦寒之地進行破冰會談,是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的深層意義。
大約1萬8千年前,現在分隔亞洲和北美洲的白令海峽是一塊陸地。早年,有說法最早到達北美洲的人類是從西伯利亞徒步走過來的蒙古系人,這是為什麼印地安人和中國人有點相似。事情再一次證明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品種優秀,屢次締造歷史,是文明的先鋒。今次在我們祖先踏足過的地方和夷人談判,是國威重現,贏人先贏陣。
當然,近年的研究推翻了「白令陸橋」之說,較可靠的說法是蒙古系人順着太平洋沿岸乘登陸美洲。至於我們讀小學時驚為天人的北京猿人,早就被證實是很晚期的直立人,現代人類源於非洲智人之說,已經不辯的事實。
話扯遠了,回頭說中美關係,中國崛起令西方不安。我在一個座談會上和一些外國朋友分享過:中美今天的關係和上世紀美蘇冷戰,截然不同。
首先,當日鐵幕國家和西方較勁主要是軍力,經濟上東西陣營往來不多。今天美國的軍力遠遠拋離其他國家。中國亦很明白這點,無意短期內超越美國,最怕重蹈蘇聯覆轍,被扯入軍備競賽,拖垮經濟。另方面,經歷了半個世紀的自由化,全球經濟已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難打擊對手而自己不用賠上代價。
文化上,蘇聯其實是西方思想的分支,國教亦是比羅馬教庭更正宗的東正教,大部份蘇聯人覺得自己是屬於西方多於東方。反觀受儒家影響超二千年的中國社會,總是帶着一點尊崇權力的奴性,要從接受西方的那一套自由民主,比較困難。
阿拉斯加之會不會改變中美雙方的佈局。中國希望商業上繼續通商的紅利,內政上包括台灣問題不容別人插手;美國會繼續用普世價值來向中國施壓,軍事上和盟友全方位封殺中國,香港繼續成為兩方的棋子。
(於2021年3月14日刊登於蘋果日報)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