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濟影嚮力會否超越中國?

如無意外,印度會是今年世界主要經濟體中,表現最好的國家。GDP增長估計可達8.7%。下面是一些主要利好因素:

  1. 人口紅利:根據聯合國最新的一份報告,印度會在2030年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逾14億。增長會持續到2060年,估計高峰達到16億人。反觀中國人口會出現收縮,習主席擔心老百姓不願意生小孩,豈是無因。而且超過一半的印度人口都在25歲或以下。
  2. 資訊工業發達:印度每年出產50萬個資訊科技工程師,吸引了不少外商將軟件工作外判到印度,政府亦大力鼓吹電子商務,令原本很多享受不到銀行服務的貧困人口受惠。
  3. 地下經濟浮面:印度政府努力多年將規模龐大的地下經濟陽光化。2016年印度廢除高面額的500和1000盧比現鈔,以打壓走私活動。雖然推行初期,很多商業活動受阻,GDP也下降了接近1%,總理莫廸的算盤沒有完全打響。
  4. 市場的一體化:受惠於電子商貿和新的基礎建設,區域主義盛行的印度,近年終於出現具規模的全國市場。縱使犠牲了很多小商人,但規模效應和競爭,卻提升了國家的生產力,也製造了一些具環球競爭力的巨型企業,例如Tata和Reliance。
  5. 地緣政治中左右逢源:俄烏衝突中,金磚四國(BRIC)成員之一的印度,和中國站在同一陣線,堅持不批評俄羅斯。但另方面,西方陣營努力拉攏印度以圍堵中國,印度對這些秋波並不抗拒。外商欲在環球供應鏈中對沖中國的角色,印度是一很具吸引力的選擇。
印度當前最大的風險不在經濟,而在政治。莫廸雖然被批評缺乏創見,只是勇於執行,但基本上他仍然是親商的,這點和中國有點不同。政治上莫廸也常常利用排外(這「外」包括中國和回教徒)來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這點和中國很相似。

印度的經濟影嚮力會取代中國嗎?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當中踫到的機遇,固是前無古人,我相信亦是後無來者。本世紀初,全球經濟增長三份之一來自中國。這些年,中國釋出了大量的勞動力,西方國家一方面垂涎中國的龐大國內市場,另方面亦樂於享受中國低廉的生產成本,獨市的世界工廠在互惠互利下應運而生。今天,全球經濟的體積大了,印度都夠爭取到的比重相對小。新冠疫情加上東西方對立,大家都不想供應鏈太過依賴單一國家。這些都是印度不一定能夠重覆中國經濟奇蹟的原因。

(於2022年7月24日刊登於明報)

(圖片來源:unsplash)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