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宮女話蘇皇


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以下簡稱“蘇皇”)是我的舊東家。我2007年被獵頭加入蘇皇,當時算是亞洲區最高薪的員工,加入的原因是因為蘇皇有野心在亞洲的新興市場幹一翻事業。蘊釀中的收購荷蘭銀行,亦是因為垂涎荷蘭銀行在新興市場的分行網絡。

怎料晴天霹靂,2008年,環球信貸市場崩潰,蘇皇引發了英國企業史上最大的虧損,撇帳達241億英鎊。之後,英國政府入股蘇皇,成為了持股量超過八成的最大股東。但壞消息仍然接踵而來,早時因為操控Libor報價後被英美政府罰款6億多美元,最近英倫銀行行長金恩(Mervin King)建議分拆蘇皇。

今日的蘇皇是經歷過幾次重大收購衍生而成的,當中包括1999年收購國民西敏寺銀行(NatWest)200710月以710億歐元的天價與華比富國銀行 (Fortis Bank)和西班牙國際銀行(Banco Santander)合作收購荷蘭銀行(ABN Amro),這些收購都令蘇皇改頭換面,既帶來大躍進,亦導致大挫敗。正是成也收購、敗也收購。

幾年前,我在《信報》上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多出來的一次收購》,簡單介紹了蘇皇收購荷蘭銀行的背景。當時兩間甚具投行野心的英國商業銀行 巴克萊(Barclays)及蘇皇都有意爭奪荷蘭銀行的業務。結果是蘇皇和他的合作伙伴奪得這宗世紀買賣。那陣沒有人預測到金融海嘯的來臨,很快,巴克萊的黯然變了避過一劫的慶幸。

如果單從業務擴展方向,我仍然覺得當日的收購是有道理的。 還記得在收購結果未正式公佈前,數以計劃周詳見稱的蘇皇管理團隊已經三翻四次做過很多預演,演習一旦收購成功要如果融合荷蘭銀行的業務, 當然最終是人算不如天算。

我昔日的舊上司Peter Nieslen今天已“貴為”全球投資銀行和資金部的主管,亦是今次Libor醜聞中被輿論追蹤的高層之一。Peter不像一眾衣著光鮮口齒伶俐的投資銀行家,他衣衫襤褸,不善詞令(尤其在公眾場合)。還記得一般倫敦高層來亞洲探班,我都會安排他們和香港的領導團隊聚餐兼交流, 我感到Peter每次都是免為其難。你可以批評他欠缺個人魅力。然而歷史證明,經歷過那麼多的風潮,他仍然屹立不倒,權力亦愈來愈大,Peter肯定有過人之處。 

Peter是美國人,在美國、澳洲和英國工作過。 任職的銀行包括花旗和美銀,上世紀90年代加入國民西敏寺銀行。 Peter的長處是想得遠和深,不為眼前的小利為惑。 有次在閒談中,我問Peter如果不在交易室工作,他會選擇什麼的工作呢?  他說會選擇開設賭場! 

我是同意分拆too big to fail的銀行,怎樣執行倒是考功夫。 經歷過金融海嘯之後,很多人都明白大銀行在經濟體系中無孔不入,他們的存亡並不只是影響銀行股東那麼簡單。以蘇皇為例,它的持份者就包括: 英國政府和她所代表的納稅人、銀行股東(像這次Libor醜聞,就有股東認為監管機構懲罰太苛刻,跡近“獵巫”)、銀行的職員(高管和分行職員的利益就有很大分別)、銀行的客戶(零售銀行的存戶和投行的銀行間的交易對手又有很大差異),怎樣尋求一個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約數,並不簡單。  

(於2013年3月22日刊登於信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