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是否騙徒?

上次《翼的聯想》談匯豐瑞士私人銀行鬧出助客暪稅醜聞, 意猶未盡.

去年是銀行界多災多難的一年, 單就政府罰款, 銀行便硬吞了超過600.“銀行家是否天生騙徒?  ”這問題有兩種解讀方法:- , 是不是只有騙徒才可以成為銀行家?  另一個解讀就是, 是不是任何人, 即使你是聖方濟各, 一旦投身這個行業也會變成騙子.  

瑞士蘇黎世大學在金融海嘯後,  進行了一項針對銀行家的誠實度的實驗, 實驗很簡單參加者在沒有人監察之下投擲硬幣10, 然後將結果在網上上載予公證. 如果擲到公便可以嬴取20, 如果擲到字的話就沒有任何獎金.  調查員首先將參與者分為兩批, 一批先問他們很多關於銀行工作的事情, 另一批只是一些閒話家常, 例如最近看過多少小時的電視, 只有在他們進入狀態之後, 這個擲幣遊戲才正式開始.  結果, 閒話家常的一批銀行家自報的勝出率是51.6%, 而那些一直在談銀行業務的參加者, 最後自報的勝出率是58.2%.  看似後者在說謊.  同樣的實驗, 研究員在邀請其他行業的人參與, 但事前的談話並沒有影響勝出的結果.  這個實驗提出:  銀行家本身的操守,一般與從其它事業的, 沒有分別. 但一旦進入了競爭的狀態, 便很容易犧牲了忠誠.

年青時加入銀行工作, 覺得要出人頭地, 除了努力之外, 亦要多花腦筋想些出奇制勝的主意, 只要在不違規的情況底下, 這些創造性都會獲得回報的.  年紀漸長, 慢慢覺得銀行和社會上很多其他行業, 例如地產界, 除了向股東負責之外, 還有其它的社會責任.   銀行主動也好, 被動也好, 始終是影響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  正如土地,並不是蘋果, 賣了可以很快重新再種.  這一代的業造成下一代的果.

但要厘清銀行作為一個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機構社會責任是什麼, 也不容易.   銀行的持份者除了銀行股東之外還包括:  銀行的員工、銀行的高管(很多時髙管因為賞勵安排, 和一般員工的利益,並不一致)、銀行所在地的政府、銀行的客戶, 當中包括零售客戶、機構客戶或交易對手, 最後就是銀行所在地的市民.   很多時候, 不同持份者的利益是存在衡突的.

我不接受從事銀行業的人是天生不誠實, 只是整個制度和報酬會鼓勵某些人鋌而走險, 產生很多擦邊球的情況.  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曾提及, 我絕對相信喬布斯如果不是蘋果教主, 以他的性格絕對可以是一超級成功的投資銀行家.


(2015313日刊登於明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