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水”的誘惑
踏入四月, 港股在復活節假期後的4個交易日內升超過10%,
“北水南調”的主題炒了那麼多年, 終於成事, 正如聯交所總裁李小加所說“精彩還是剛剛開始”. 這潮升市的藥引是中國股民追落後買港股, 再加上中國證監會的推波助瀾, 容許QDII. 基金利用『滬港通』渠道買賣港股. 同文陳景祥怕港人被恒生指數熱昏了頭腦, 提出“香港除了政改, 股市也落入北京手中了”, 『警長』的話確是暮鼓晨鐘.
香港和國內的經濟互動, 大部份是互惠, 各取所需, 例如人民幣國際化和紅籌股上市, 這次北京將泛濫的資金洩洪, 衝著香港而來, 對大陸並沒有明顯的經濟利益, 畢竟滬港通南行的200億元額度比起整個大陸的資金流量是微不足道的, 但從香港的角度, 200億元是過往每日成交量的十份之一, 但絕對可以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潮升浪, 現在仍是起點而已, 第一波由散戶帶動的才剛剛完結, 下一波外國的機構投資者需要追落後和重新做資產組合, 會掀起另一潮的升勢. 再者, 只要A股繼續火熱, 國外的機構投資者例如對沖基金等, 縱使堅信價值投資,但要做淡友並不容易, 最後還是跟風居多. 吊詭的是: 大家都接受中國經濟明顯下行, 但對牛市卻信心十足. 看來過去近十多年來中國經濟和股市背道而馳的情況, 還會繼續下去.
中國股市是政策市, 常識而已! 但經驗告訴我們, 股市和樓市一樣, 政府要給市場打興奮劑, 成功機會是有的, 然而要市場軟著地卻很難. 中國今天的情況是量化寬鬆的春藥仍在發力, 樓市不振, 過盛的資金由樓市轉往股市. 加上正值經濟收縮, 國家領導人樂見股市為人民的心情沖喜. 到了一天, 中央覺得升夠了, 是時候冷卻一下市場, 在半計劃經濟的大陸, 政府有很多方法去“引導”股市.
但反過來說, 香港是一個自由市場, 參與市場一直不是政府的政策, 到時候如果港股隨內地股市轉向, 股民又會不會互相踐踏血流成河呢?
雨傘運動之後, 少數人的港獨情緒再加上傳媒的渲染, 令香港和國內的關係跌入谷底. 我最近北上時, 遇到很多內地朋友都有濃厚的懼港意識, 我告訴他們所謂“反蝗”不過是一小撮人的暴戾表現, 大部份香港人都不贊成. 然而今次香港股市的亢奮, 北大人可能會覺得: 你們這些刁民縱是咀說得更硬, 但是看到我的鈔票, 還不是開門打揖歡迎.
我並不贊成將政治立場帶進投資活動中, 然而明白浪的起源, 攻守便會更加有道.
(於2015年4月24日刊登於明報)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