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的悶氣


十九大終於落幕,結果沒有驚喜,王岐山退下火線和接班人欠奉是意料中事。作為一個支持中國民主改革的香港人,看到點票時零反對零棄權,感受到的是悶氣。

對於期望中共放寛思想箝制的港人,十九大是令人失望的。香港民主派在倒梁一役對習總書記釋出的善意,今天看來是錯愛。至於生意人怎樣看?保守不是一個問題,最重要是穩定,習大大大權在握,社會自然穩定,只要不是敏感行業,還愁沒有生意做嗎?再者,觀諸世界形勢,歐洲在鬧分裂,美國保守主義抬頭,北亞朝鮮這個計時炸彈需要中國斡旋,這些外圍因素都支持一個强大縱使是獨裁的中央政府。

有網友傳來林行止先生在「信報」提倡主動引入簡體字的文章,林先生一方面明白簡體字破壞文化之弊,另方面又覺得需要順應政治形勢,與其最終被動接受,何如主動爭取,網友視之為「香港第一健筆」轉軚。我不是林先生肚裏的蛔蟲,不知道他這寫法是否曲筆,我看全文,並不覺得林先生在轉軚。

其實轉軚也沒有甚麼大不了,自由社會每個人都有權針對最新形勢調整自己的思想,作為公共知識份子,只要是講道理,不以私利蒙蔽良知,立場是左是右都應該被尊重。我曾經是「信報」長期讀者,也在那裏供稿六年多,離開是想改變一下讀者群,期間從沒有遭受過政治壓力,近年報紙新領導層上台,政治主場是肯定有變,近日看余錦賢的文章,錯覺以為是看「官敢言」。另一份陪着我長大的報紙是「明報」,我現在仍然有替它寫專欄,林鄭上台之後,社評大罵小幫忙比從前更明顯。

在形勢比人强底下,要明白甚麼是可為甚麼是不可為,需要一定智慧。政治更是談談打打,民主派過去犯的很多錯誤是因為死抱貞節牌坊,雖云擇善固執,但也失去掙取中間大多數的機會。兩家報紙「調節」政治主場,說不定是智慧的做法。支持民主的人很容易跌進一思想陷阱,就是將自己歸納於善的一邊,將不同意見的歸納為惡。我們追求一人一票,也要學懂尊重別人的一票。

林先生替特區政府出主意:以攻為守。林鄭上台繼續貫徹她「好打得」的本色,香港有的是錢,要用福利買票並不難,上任以來,局算是開得不錯,但在政治任務上,特首收北京「柯打」做事,政治風險甚高,一個不留神,很容易萬劫不復,千日道行一日喪。我絕對不讚成政府主動出擊,反之應該運用凌波微步,萬事不沾身,甚至將上頭指令放在掌心裏搓它一下,用魔術令它消失於無形,才是上上之策。


(20171030日刊登於蘋果日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