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場「仗」嗎?


政府和建制中人,很多仍然希望贏這場「仗」.

但為什麼這是場仗呢?  政府的對手不是市民, 政府的對手是自己的政績, 是藍絲加黃絲加所有絲的生活. 大部份的香港人都是怕事的, 是什麼事情迫他們上街罵政府呢? 

假定政府用硬手段“解決”目下的問題, 令所有人都不再上街, 你覺得他們會對特區和北京政府心悅誠服嗎?  今次的perfect storm不是偶然的, 是因為權力從來從來沒有化解雨傘運動留下的怨氣, 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收緊對立法和司法機關的控制; 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製造一些沒有人相信的輿論. 

縱使政府成功令市民不上街, 若干年後, 政府又會重新犯錯, 將一些雞毛蒜皮的事由小化大(像今次的引渡台灣犯案者), 市民又會將怨氣發洩在政府身上. 但這次年青人可能更聰明、更懂得掌握民意、更懂組織、 大陸的經濟比今天更低迷、習主席更加褢內受錯、中央更負擔不起外國利用香港拉中國的後腿.   這樣的勝利又有什麼意義呢?

說青年不長進、教育失誤這些是誰的責任, 我們尊貴的局長跑了去那裡呢?  我相信局長他們有很多都是有心人, 那麼我們便怪制度令施政寸步難行好了.  那麼是誰製造這制度出來的? 總不成是年青人吧?!

壞的制度是怎樣跑出來的? 我一直說: 有遴選的政府是重要的, 沒有遴選, 當權者便很自然將反對派當作是自己的敵人. 此外, 因為自己永遠沒有機會做反對派, 很多措施會因為這盲點釀成大錯. 迄今為止, 香港人仍然很“愛護”共產黨, 多一次遊行都沒有提出推翻一黨專政.

理想和正義都是很飄渺的東西, 有年青人卻為這走出來, 冒皮肉甚至坐牢之苦, 縱使有人覺得這是不愁衣食的後遺症. 我深信長遠, 有理想支持的一方始終會獲勝.

政府相對起示威者是明顯的進退失據.  6.12原先希望利用暴力場面贏回民意, 但之後包括泛民議員及廣大市民, 並沒有劃清界線.  然後政府又改轅易轍, 7.1小數示威者衝擊立法會, 政府倒來一招空城計, 希望用立法會的“尊祟”地位扭轉民心.  可恨立法會的堅固玻璃令警員苦等了半天, 示威者才衝入立法會這“不再”莊嚴之所. 市民雖然目睹大量的塗鴉加破壞公物, 民意仍然沒有逆轉!  至於7.21的元朗暴亂是縱容也好, 是警力不足也好, 大家看到的是人神共憤的黑社會毆打市民. 製造社會矛盾來爭取政治本錢, 是可悲兼可恥的.

衝突初起時, 大家都針對前線警察, 後來想清楚了便開始針對警察局坐房的人.  現在特區政府也許希望大家怪黑社會.  我覺得這如意算盤是不會打嚮的.   很快人們會重返舊路怪政府, 甚至怪北京.  希望當局能夠早日回頭是岸, 棄車保帥, 不要將事情愈弄愈大愈糟, 將自己的死穴暴露在對手面前.


(2019729日刊登於蘋果日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