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戰場在民意
又是一個週末, 又是一個示威, 又是一次勇猛的示威者在大部份人和平散去後留下, 又是一個暴力衝突場面, 香港人其實已經開始麻木了. 我黃絲的朋友仍是黃絲, 藍絲的仍是藍絲.
我在想: 怎樣令北京答應我們的要求呢?
關鍵是要對方感到付出少收獲大, 所以我們要繼續做這齣戲,堅持錯在特區政府, 讓北京繼續擁有護城河.
大家也要明白, 習主席的日理萬機, 要考慮的不單只是香港的形勢, 中美關係、台灣選舉…..甚至是國內潛在對手的部署, 通通都是考慮之列. 他著緊的是民心, 不是香港市民的民心, 是大陸13億人的民心.
我上星期在新加坡, 當地人知道我是港客,
主動提出看到新聞報導後很擔心香港的「暴亂」, 他們大部份(包括的士司機)都支持政府, 這亦不多不少反映當地民風。我只好不厭其煩的向他們解釋,
這個運動有千萬個視頻和照片, 暴力頂多是其中的20%, 餘下的80%是關於香港人和平但堅決反對政府的. 但是大家都看不到這些場面呢?
中央動用國家宣傳機器在大陸策動反示威的民意, 縱使這些並不一定代表香港的民意. 北京最害怕的不是香港民心背向, 因為香港人根本傷害不了共產黨對大陸的管治, 但是如果13億人開始被香港的民主運動感動, 這才是致命的.
這是為什麼我不贊同在示威中有美國或英國旗, 我也不願意看到暴力衝突為對手提供黑材料. 我亦不認同用「時代革命, 光復香港」作為運動口號, 因為這令人聯想到港獨, 而目前的環境, 港獨是沒有市場的. 反之,
我們渴望維護的「兩制」, 而大陸的民意是有影嚮力的.
如果說年青人用血肉之軀上街, 是為香港人爭取說話或不說話的自由, 我們這些『和理非』是在坐民主的順風車, 那麼換個角度看, 香港走得那麼前,難道不是為中國13億人爭取一個更民主更文明的社會嗎? 要令祖國同胞明白這點, 我們才能爭取到他們的支持. 要用七百萬人的力量去影響十三億人的想法, 並不容易, 但我們都要盡一分力, 不要老是去奉迎他們的想法, 而是告訴他們中國境內有一文明社會的好處.
恒指在這八個月損失了近二千點, 但我覺得主因是貿易冷戰,
觀之過往經驗(例如六四), 北京感到控制場面之後,
經濟糖果還是會不斷輸港的.
(於2019年8月9日刊登於明報)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