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產在大陸有前途嗎?

淅江省市場調查局進駐阿里,不到一週便完成調查。據稱阿里「積極配合,自覺調查」。

有段日子,我進國內書店時,總躲不開馬雲馬老闆的音容,桌上都是放他做封面的書,他的錄影帶整天都在播。我唸完MBA之後,不知為何對商管的書很抗拒,書店變成了馬老闆的私人特賣場,很沒趣!但話說回頭,政府查阿里,事出有據,不是壞事。但背後那種狂烈的道德棒子,卻是開倒車的。

調整消費者和平台的關係是世界潮流,中國國家隊的強勢進場,或多或少反映近年習主席強調的國進民退策略。官府調查螞蟻,據說甚得網民支持。消費者和互聯網經濟商的關係一直是有點撲朔糢糊,亦是一變化中的關係。互聯網面世之初,其商業模式一直是免費為用戶提供服務,但要求用戶將個人的資料提供給平台;平台利用這些大數據慢慢建立壟斷地位,建立慣性和黏性之後,消費者要撤離這關係便要承擔很大的不便。有人謔稱這種關係是毒販和吸毒者的關係。我個人較傾向於是電商付錢購買消費者的數據。另方面,消費者亦不可以免費享用電商提供的服務,一買一賣,明碼實價,亦為第三方提供競爭的機會,價高者得。

有一次,我和一班北大清華畢業生飯聚,他們很早便下海做生意,大部份都做得很成功;另外亦有一些專業人仕,包括為中國企業做IPO的律師。我們談天胡扯,不知是誰人問了一個問題:『在中國生意到底要做到多大,才無可避免地要官商勾結?』,大家開始亂拋答案,十億、一億、5仟萬,甚至有人說是1仟萬。當然這答案是取決於你到底是做什麼生意?在那個城市經營?一般來說,地方愈小、行業愈踩界,便愈需要官方支持和配合。官商勾結何嘗不能理解做地方官扶助民間企業。

曾幾何時,中國共產黨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是證明私有產業才是經濟發展的長遠動力。

(2021年1月4日刊登於蘋果日報)

(圖片來源:appledaily)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