疚在我們對Facebook的錯愛?

Twitter和Facebook關了特朗普的戶口,有侵粉狂呼言論自由被打壓。

舉例:我寫了一篇批評特區政府的文章,寄到「大公報」要求他們刋登,他們拒絕,我很氣憤,但我不會大聲疾呼「大公報」打壓言論自由,因為我接受「大公報」作為一私人機構,有權按它的政治立場刊登文章,讀者可以選擇不看。

近期網上社交媒體新聞多多,一是特朗普戶口被刪,二是WhatsApp套取用戶資料,科網神奇小子朱克伯格一下子淪為過街老鼠。我覺得要評論這些事情,首先要弄清楚我們作為消費者和平台的關係是甚麼。

基本上,電子社交平台是商業機構,它為我們帶來方便,我們為它帶來數據。 這些公司一不是政府; 二沒有公開的政治立場; 三算不上是傳媒,所以沒有公權力。  如果大家覺得社區網站是我們的日常必需品,就像公共事業一樣,那麼也許政府應該考慮收購這些網站,又或像管理公共事業般,提出利潤鎖定機制和服務質素保証。

很多人養成一個壞習慣:依賴這些網站來索取資訊,過程中假定了這些網站的中立性和正確性。這些是消費者的錯愛。

這幾天我手機上的提示響過不停,都是朋友新加入Signal或Telegram的通知. Tesla的始創人Elon Musk鼓勵用戶從WhatsApp轉往Signal,一下子令Signal的伺服器因為應付不了海量新增客户而停機.  作為消費者, 我們應該歡迎更多的選擇,然而針無兩頭利,Signal宣稱自己是非牟利機構,靠用戶捐款營運.  最怕是用的人多,捐錢的人少,服務質素將來會出現倒退。

有選擇是好的,WhatsApp一刀切迫用戶選擇A或B餐,是店大欺客。AB之間其實有很多權利和義務的組合。  我贊成將服務和數據都貨幣化,消費者提供這樣的數據可以得到若干的貨幣,然後再用這些貨幣去購買服務,這些貨幣甚至可以在不同的平台獲取和使用.  這說法我很早便提出,目前執行上也許還有很多障礙,但我有信心這是大勢所趨。

我不是特朗普的支持者,但是我對於Facebook和Twitter刪了他的帳戶, 我感到失望。我們高舉民主自由旗幟的人,應該按本心行事,而不是政治立場先行。本心便是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是我會悍衞你發表意見的自由,黃絲支持黃店是天公地道,但刑毁藍店便是有悖常理。

(於2021年1月17日刊登於蘋果日報)

(圖片來源:fggam.org)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