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移民是奇貨

2021年1月底起,英國政府容許持有月BNO的港人申請居英簽證,中央和特區政府表達強烈不滿,隨即作出反制,除消BNO作為進出本港旅遊證件的身份。

從外交的層面看,我相信英方是有點偷步,背離當日中英談判時雙方默認BNO只是旅遊證件不具備其他特權這共識。中方這次作出的反應,只是爭回一點面子,並不想事情升溫。未幾,加拿大政府也宣布為合資格的港人大學畢業生提供工作簽證。

從法律的角度,一個國家容許怎樣的人進來甚至工作,絕對是(套用中國外交部常用語)內政,不用別人說三道四。從人道(亦是最重要)的立場,在沒有違法的情況下,國家應該容許公民有進出國境的自由,香港雖然不是一個國家,到了今天仍然是遵從這原則。

且放下原則不表,談一下香港移民的經濟價值。為什麼那麼多國家願意為香港人大開中門?我那天和一外國領事館的商務參贊飯聚,談到香港的移民,他大力推崇香港人的質素:教育程度高; 奉公守法;  當打年紀; 但很多都有一至兩名小朋友,可以彌補當地的生育率; 他們對中國的了解亦有利於發展環球貿易; 最重要是不喜歡拿福利。對很多面對人口老化的西方成熟國家來說,香港移民絕對是有價值的奇貨。

回頭看香港的政治亂局,永遠不愁寂寞本身是行會成員的葉劉淑儀提出中國不應該容忍港人雙重國籍,此言一出,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很快便出來澄清國籍不應與BNO問題混為一談。我覺得一直有心問鼎特首的葉劉這次出位言論絕對是有的放矢,除了是表忠表紅之外,也順帶「將軍」那些擁有海外護照的潛在競爭對手。 

立法會現在已經沒有泛民聲音,民間在國安法的緊箍咒下談論政局也很小心,吊詭的是: 有些保皇黨竟然變了小粉紅,提出一些激進的意見,例如特首可以由協商產生、海外法官應該從馬來西亞或汶萊挑選等等,政府一下子扮演了民主派過去抗共的角色,被迫撥亂反正。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於2021年2月8日刊登於蘋果日報)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