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觸礁
總部在倫敦的GreensillCapital,供應鏈融資生意做得很大,是行業的翹楚,軟銀也是股東,甚至招得前英國首相金馬倫作為顧問。今年三月,公司卻因為財困而宣告破產。
供應鏈融資是近年非常熱門的投資品種,這些傳統上低息相對穩健的定息產品,過往只吸引一些保守的投資者。金融機構往往也通過證券化手段包裝,然後按不同信貸等級出售。我倫敦的合伙人便是這方面的專家。
有兩個誘因令供應鏈融資受投資者追捧:一是全球低息;二是很多電子平台都報稱可以用技術來減低風險:例如利用區塊鏈(blockchain)來防止造偽和追蹤文件(traceability)。但核實這些訂單和出入口文件,魔鬼都在細節中,要做到滴水不漏並不容易。Greensill今次觸雷,據聞也是受著名印裔英國鋼鐵商SanjeevGupta引入的不實訂單所累。中國是世界工廠,亦是電子商貿的先驅,但也是造假能手。2019年,諾亞財富(NYSE:NOAH)的客戶便曾經因為虛假買單,損失了34億人民幣。
簡單的供應鏈金融過往被稱為保理(保付代理)業務,英文叫factoring。當貿易中的賣家已經運出貨物,但因為數期關係,需要等一段時間買家才會付款,為了增加流動資金,賣家很多時都會將這些應收帳轉賣給銀行套現。銀行衡量接不接單和用甚麼價錢(折扣率)接單,會考慮買家的信用和財務狀況。一般的消費品如果買家是大牌子的話,融資比較容易。但近年我也看到一些中國大型的電訊製造商,出口器材至發展中國家;金額大﹑數期長﹑再加上買方的財務狀態一般(這是行業通病),融資並不容易。
無可否認,科技對供應鏈金融是有貢獻的。我曾經接觸過一些中國的供應鏈融資平台,他們直接和電商建立合作關係,從中拿取賣家的存貨和交易量,實時評核信貸風險。展望未來,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不會受一兩次重大違約和造假事件影響。
(於2021年4月11日刊登於蘋果日報)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