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市場進入戰國時代

SAIC Motor’s new EV model to debut in Europe

根據《彭博》一份研究報告,全球燃油汽車的銷量已於2017年達峰,估計到了2040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會高達75%,相比今天的14%。中國絕對是引發這次汽車革命的推手,因為有從上而下的政策推動,催生了電動車的供應和需求,也許這便是「舉國之力」的好處。

全球電動車市場正進入戰國時代,特色是最先稱霸的,不一定是最後稱王的。曾經享受頭啖湯的特斯拉,正遇上利潤收縮、型號數目過於單薄、發展新產品時間太長、競爭對手開始抄襲它的銷售模式等等挑戰。

曾幾何時,因為稅務優惠,香港曾經是全球人均擁有最多特斯拉的城市。中央政府鼓吹大陸國民購買電動車,政策也不遑多讓。內地的電動車市場經過多年來政府的大量培育,經歷了野蠻生長的階段,現在已經進入惡性競爭。有實力的例如比亞廸,上汽和吉利,開始攻打海外市場。相對起世界其他地區,歐洲算是一塊肥肉。

歐洲上半年汽車銷售,增長首名是MG,年比增幅128%;次名的是特斯拉,年比增幅117%。二者的銷售量分別是104,293部和185,238部。當然這個數字跟賣車賣得最多 - 福士的694,176部 - 仍然有段距離。MG沒錯便是以製造小跑車馳名的英國老品牌,但公司已經在2007年被中國的上海汽車集團收購。而在歐洲熱賣的是它的電動車MG4。MG能夠跑贏另一國產大牌比亞廸,前者的假洋鬼子品牌肯定有幫助。

反觀美國,雖然是全球第二大的汽車市場(首名位置在2009年被中國取代),但中國要打入美國市場肯定要面對政治風險。美國隨時有可能以傾銷為名,阻撓中國電動車進口。但中國也有一度殺手鐧,便是電池供應。中國如今生產了全世界超過七成的鋰離子電池。電動車市場繼續擴展下去,電池供應有可能出現不足。如果今天中國禁止電池出口,美國的堵截手段只會成了七傷拳,自己也吃虧。拜登政府今年頒佈的減通脹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其中一個目標是供應鏈自給自足,包括減少對中國製汽車電池的依賴。正是看到自己的短板。

(於2023年8月27日刊登於明報)

(圖片來源:saicmotor.com)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