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壞的時候是最好的時刻
我有一客戶是美國汽車零部件生產商, 生意做得很大. 他的殺手鐧是收購一些瀕臨倒閉的零部件廠, 然後利用與工會的良好關係重新議定工人合約, 降低後的工資來製造營利空間. 最近他到訪香港, 和他詳談了一回, 頗有啟發.
美國汽車工業在全球的競爭力每況愈下, 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工資過高. 而當中除了工人薪金之外, 還包括沉重的退休金和醫療費用. 舉個例: 美國汽車工人的平均時薪大約是30美元(下同), 但加上其他福利的總支出卻可能高達80元. 相比之下, 歷史較短和僱用較少工會員工的外資汽車廠, 工資成本便宜接近30元. 現在的情況是, 通用汽車在聘用一個工人的同時, 負擔3名以上退休員工的福利. 這些負擔像雪球般愈滾愈大, 有說工人的人均退休保障現值高達一百萬元. 工會作為工人代表, 一向是不願意在既得利益上讓步, 唯一重新談判的機會就是公司在面臨倒閉的時候.
奧巴馬接過通用和佳士拿這兩個爛攤子之後, 決定置之死地而後生, 讓兩間公司破產再重組, 這是值得稱許的做法; 佳士拿很快就被意大利快意汽車收購. 通用汽車也在四個月後重組成功, 這重組契機本來是和工會談判的最好時刻, 但奧巴馬堅持維持工人大部份的退休福利. 美國汽車工業浴火重生的黃金機會可能就此在指縫間溜走.
回顧這年多以來美國汽車工業劫後重生的經歷: 佳士拿在2009年4月底申請破產保護令; 一個月之後, 通用汽車也踏上同途. 在小布殊和奧巴馬任內, 美國政府總共投放了810億元挽救汽車工業, 其中500億是直接投資在通用汽車公司、130億投資在佳士拿, 餘款用在支持不同的汽車貸款公司. 佳士拿破產之後, 被意大利的快意公司收購, 美國政府成了10%的股東. 通用汽車破產後重組, 美國政府以債換股, 成了61%的股東、加拿大政府擁有11.7%、工會17.5%、舊通用汽車的債權人擁有10%. 最新消息傳來, “新”通用正重新申請上市.
汽車公司重整之難, 難在持分者(Stakeholder)錯綜複雜, 當中有銀行、有專門投資垃圾債券的對沖基金、有一般的債券持有人(包括不少的養老基金(大陸稱年金))、有公司職員、有退休工人、有工會, 當然還有政府(當中聯邦政府的想法和工廠所在地的州政府想法又有分歧).
從破產法的角度看, 養老金是公司負債的一種, 工人是債權人, 但他們的信貸優先權(Credit Seniority)是排在債券持有人之後, 在通用汽車重組中, 很明顯美國政府是偏幫工人的. 為了贏得工會的支持, 奧巴馬政府提供相對豐厚的新公司股權予工會, 而通過汽車債券持有人只能拿回10%的本金(投資者嘩然之後, 政府再補貼一點新公司的認股權).
事件中, 政府在考慮不同債權人和股東利益時, 凝聚力相對地弱的普通小股東是最容易被犧牲的,再其次是銀行和機構投資者, 最難纏的是工人. 而且工會影響大量的選票, 所以更加碰撞不得.
金融海嘯帶給我們一個重大的啟示是: 公司或銀行在面臨破產時, 誰救誰不救, 往往是政治先行, 信貸排名或經濟考慮只是其次(有點迷債的味道!).
(於2010年9月16日刊登於信報)
美國汽車工業在全球的競爭力每況愈下, 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工資過高. 而當中除了工人薪金之外, 還包括沉重的退休金和醫療費用. 舉個例: 美國汽車工人的平均時薪大約是30美元(下同), 但加上其他福利的總支出卻可能高達80元. 相比之下, 歷史較短和僱用較少工會員工的外資汽車廠, 工資成本便宜接近30元. 現在的情況是, 通用汽車在聘用一個工人的同時, 負擔3名以上退休員工的福利. 這些負擔像雪球般愈滾愈大, 有說工人的人均退休保障現值高達一百萬元. 工會作為工人代表, 一向是不願意在既得利益上讓步, 唯一重新談判的機會就是公司在面臨倒閉的時候.
奧巴馬接過通用和佳士拿這兩個爛攤子之後, 決定置之死地而後生, 讓兩間公司破產再重組, 這是值得稱許的做法; 佳士拿很快就被意大利快意汽車收購. 通用汽車也在四個月後重組成功, 這重組契機本來是和工會談判的最好時刻, 但奧巴馬堅持維持工人大部份的退休福利. 美國汽車工業浴火重生的黃金機會可能就此在指縫間溜走.
回顧這年多以來美國汽車工業劫後重生的經歷: 佳士拿在2009年4月底申請破產保護令; 一個月之後, 通用汽車也踏上同途. 在小布殊和奧巴馬任內, 美國政府總共投放了810億元挽救汽車工業, 其中500億是直接投資在通用汽車公司、130億投資在佳士拿, 餘款用在支持不同的汽車貸款公司. 佳士拿破產之後, 被意大利的快意公司收購, 美國政府成了10%的股東. 通用汽車破產後重組, 美國政府以債換股, 成了61%的股東、加拿大政府擁有11.7%、工會17.5%、舊通用汽車的債權人擁有10%. 最新消息傳來, “新”通用正重新申請上市.
汽車公司重整之難, 難在持分者(Stakeholder)錯綜複雜, 當中有銀行、有專門投資垃圾債券的對沖基金、有一般的債券持有人(包括不少的養老基金(大陸稱年金))、有公司職員、有退休工人、有工會, 當然還有政府(當中聯邦政府的想法和工廠所在地的州政府想法又有分歧).
從破產法的角度看, 養老金是公司負債的一種, 工人是債權人, 但他們的信貸優先權(Credit Seniority)是排在債券持有人之後, 在通用汽車重組中, 很明顯美國政府是偏幫工人的. 為了贏得工會的支持, 奧巴馬政府提供相對豐厚的新公司股權予工會, 而通過汽車債券持有人只能拿回10%的本金(投資者嘩然之後, 政府再補貼一點新公司的認股權).
事件中, 政府在考慮不同債權人和股東利益時, 凝聚力相對地弱的普通小股東是最容易被犧牲的,再其次是銀行和機構投資者, 最難纏的是工人. 而且工會影響大量的選票, 所以更加碰撞不得.
金融海嘯帶給我們一個重大的啟示是: 公司或銀行在面臨破產時, 誰救誰不救, 往往是政治先行, 信貸排名或經濟考慮只是其次(有點迷債的味道!).
(於2010年9月16日刊登於信報)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