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與理性的角力

我們合伙人公司倫敦辦事處有員工70人左右, 人數不多但卻包含了12個國籍. 我跟一位東歐同事談起歐洲的近況, 他非常悲觀, 覺得歐洲大陸有機會戰火重燃.

歐洲區內的經濟問題已經演變為政治危機, 法國和荷蘭都出現極右勢力抬頭. 吊詭的是, 荷蘭其實是一很開放的社會, 有機會參觀過阿姆斯特丹紅燈區的讀者都會同意. 然而, 愈包容的社會, 愈容易滋生激進主義.

我們坐在冷氣開放的酒樓貴賓房中享受鮑參翅肚, 看在電視螢光幕上出現希臘群眾為反對政府的緊縮政策而爆發的街頭衝突, 很難明白一個40出頭的工人, 為什麼要上街? 他剛剛失掉工作了接近20年的差事, 這是他人生的第一份亦是唯一的一份工作. 更恐怖的是, 他知道自己永遠沒有能力再找到第二份工作. 你能怪他們上街嗎? 歐豬國以外的民意, 大都傾向於“大花筒”, 要為自己的出錯負責, 然而所謂量入為出、開源節流, 牽涉到個人溫飽時, 都是很遙遠的事.

民主絕對是眾魔鬼之中的最輕, 然而要避免陷入民粹的深淵, 國民教育和經濟安全網都很重要. 歐洲民眾對生活質素下降而又看不到隧道的盡頭感到絕望, 政客為了爭取票數, 左的變得愈左、右得變得愈右, 理性都掉到左右夾縫中. 如果群眾的眼光不是雪亮的, 要維持一個理性的社會, 又可以靠什麼呢?

1933年納粹黨通過民選, 贏得國會44%的席位, 成為德國的第一大黨, 德國總統興登堡委任希特勒為總理. 納粹黨的原名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公民黨”, 名字不帶侵略性, 納粹黨上台與當時德國的經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 巨額的賠款導致國家經濟蕭條, 左翼領導的工人暴動此起彼落 . 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承諾振興經濟、製造就業. 1934年, 興登堡過世, 希特勒開始抓緊權力, , 並且大力鎮壓了當時國會的第二大黨 – 共產黨, 餘下的都是歷史….



(於2012年4月27日刊登於信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