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真的



假如我是真的》是大陸作家沙葉新的作品,改編成的電影,上世紀80年代初在台灣發行,初時因為題材敏感,初時在香港禁影,我們的譚校長詠麟曾經籍這片奪得金馬影帝,片中譚飾演一名上山下鄉的窮知青,因為沒辦法返回城市而遭未婚得孕女友的父親拒婚,一次陰差陽錯在看話劇的時候被誤認為高幹子弟,譚為了能夠回城,決定混騙到底,希望能夠為自己拿到戶口,但最終東窗事發被捕,女朋友也因為結婚無望而自殺,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幕是譚被捕時,掙扎大喊「假如我是真的又如何?」

有人謔稱中國最大的出口是造假,我今公司的主業是替一些相對高風險的企業或資本密集項目融資,既云高風險,進行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時,自然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但是多年經驗告訴我,老闆要存心詐騙,真作假時假亦真,文件告訴你的可能不及老闆的閃縮眼神.

然而,投資者明知山有虎,因為受高回報吸引,仍是偏向虎山行,只好在審查帳目時多朝壞的一方面想.我的朋友陳煇是全球著名對沖基金阿波羅環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的亞洲合伙人, 曾被The Asset雜誌選為亞洲最佳信貸對沖基金經理,他和前會計學教授Thomas Robinson最近合著了Asian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Detecting Financial Irregularities(Wiley, April 2014)一書.本書為完全沒有會計背景的讀者而作,深入淺出,從最基本簿記入手解釋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和收益表的組成和關係,作者用真實的商業訛騙案例,例如大家熟知的嘉漢林業(Sino-Forrest),日本的奧林巴斯Olympus和印度的Satyam Computer來說明如何在財務報表文偽造營業額、剩利潤、收益率、現金流和資產值,書中也對關連交易作了詳盡的分析.有興趣讀者不妨在Kindle下載來看.

現今商業社會流行的複式簿記是意大利人在13世紀發明.沿用至今,已經是現代商業社會的準則.我唸MBA時,會計理所當然是必修科,第一次接觸簿記,老是不明白為什麼欠人家錢會是credit!到後來,"埋數"(Balance the Book)當然難不到我,但再進一步鑽研會計學,發覺會計準則有陣子像法律般糾結,沒有絕對的答案,例如租賃(leasing),有陣子可以是operating lease,有陣子可以是financial lease,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回頭說假帳成風,由於美國的上市制度傾向於披露而不是審批,上市比較容易,上世紀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民企赴美上市,蔚然成風,當中難免良莠不齊,導致後期投機者一窩蜂做空中國企業股,近年不少業務健康的公司因為股價長期低迷,決定先下市再在香港或大陸找尋新的融資平台. 私有化需要動用一定的資金,但是只要公司質佳,大股東肯用股票作低押,不少對沖基金都有興趣貸款,這些活動近年成了另一種投行新生意.

(2014526日刊登於)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