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作賊


讀者也許看膩了有關投行交易員違規操盤導致銀行輸大錢的故事. 上期的《金融時報》週末雜誌獨家訪問了因為違規交易導致瑞銀(UBS)損失23億美元的前股票衍生工具交易員亞道布里(Kweku Adoboli). 交易室的工作, 我是過來人, 非常熟悉, 這樣的新聞也不是第一遭, 我常常問自己: 這究竟是人的問題、監管系統的問題, 抑或是投行文化的問題呢?

現年35歲的亞道布里, 祖籍加納, 父親任職聯合國, 12歲便在英國公學寄宿, 成績優異, 是學的模範生.  之後在諾丁漢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唸電子商務, 畢業後便加入瑞銀.  最先是擔任交易室後台的運作分析員, 因為人緣好被提拔為交易員.   五年之間, 薪酬連花紅由4萬多升到36英鎊(雖然用交易室的水平看, 這只是中等收入而已).  

亞道布里出事後,身繫囹圄3年半, 今年6月重獲自由, 回首往事 他仍然很苦澀, 覺得前東家瑞銀虧欠了他.   文章形容亞道布里之所以越軌 是因為他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曾經因為贏錢而被上司公開表揚的他, 瞞著公司開了那麼大的交易盤, 但本身並沒有很大的經濟得益, 倒是希望得到上司和同事的肯定, 泥足愈陷愈深.  當他向高層, 瑞銀很快便報警.   由瑞銀出錢聘請的辯護律師一直都鼓勵亞道布里認罪.  亞道布里覺得擁有權力的包括傳媒、政府和銀行, 都希望犧牲他來建立一個銀行已經痛改前非和對一些犯規的交易零容忍的形象. 

亞道布里是ETF枱的交易員, 行內稱這業務為delta-one, 基本是銀行一方面賣出ETF, 另方面買回等量的股票現貨(或相反方向), 這類交易一般是不會產生很大的方向風險的, 自營盤的頭寸亦不是很大.  2008,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交易員凱維埃爾違規交易造成29億歐元的損失, 也是在delta-one 部門日發生, 正是陰溝裏翻船.

事情發生在20117, 亞道布里的自營交易盤開始失利, 為了掩飾虧損和超額交易, 他偽造了很多“對沖盤”, 亞道布里的虧損在高峰期達3億美元.  到了9, 銀行的合規部開始問問題, 915日亞道布里再也頂不住, 向他的上司坦白.  上司告訴他:“我們將遺棄你! 亞道布里點頭無語.

亞道布里能夠成功作假, 與他曾任職後台工作有關,  20年前一手毀掉霸菱銀行的尼克李遜(Nick Leeson)亦是如此. 法興事件中的凱維埃爾也是出身熟悉操作的交易中台(Middle office). 這樣的事情接連發生之後, 銀行現在對後台轉前台的轉職安排也愈來愈小心.

人的貪念是個別事件; 系統自從金融海嘯之後, 監管機構早就KO了銀行; 但文化問題卻根深柢固, 而且關係到整個投行的薪酬制度, 正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我曾經是這個制度的受益者, 今天很多思想仍是轉不過來, 更不願意因為我已經離開這行業而對橋另一邊的人指手劃腳.

道德有陣子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很飄渺的, 我相信今天很多舊行家仍然視“打機”(rate fixing)為理所當然, 沒有什麼大不了.  你可以叫這些行為做詐騙, 但是到底誰騙誰很難說得準. libor定高幾個bps可能為一張交易枱帶來盈利, 但銀行不同業務都受fixing影響, 加起來是賺是蝕, 不容易說. 很多人覺得始終這和在路上打劫老弱婦孺是有分別的. 

過往的投行文化是: 法律是一個大框框, 框框之內的東西都叫做合法, 只要是合法, 則什麼事情都可以做.  金融海嘯之後, 很多人發覺這個框框突然收窄了, 而且框框內的事情很多都變得寧枉無縱.

(2015112日刊登於蘋果日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