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權學生是好事?


香港的未來是屬於年青人的,  作為交棒者, 我們究竟是希望見到一批怎樣的年青人呢? 

星期日的《明報》《生活達人》版訪問了前香港大學副校長程介明, 談青年政策, 並且提及投行聘請員工的取向, 我深有同感. 

很多年前, 程教授參加董班子研究人力需求, 訪問過一些投行, 研究銀行的招聘方針, 發覺只有少數新人是學金融和會計的, 當中有很多是唸政治、古典文學, 甚至是人類學.    程介明說僱主希望新人能夠『懂得適應環境、敢於冒險、不斷學習』.  他提出這次抗爭運動上街的, 都具備了這些條件, 『究竟是我們看不慣? 或是他們走在時代的尖端?.  

我們都從這條路走過來, 上一輩希望我們循規蹈矩, 按他們的規範發展.  有正確的價值觀.    『很多年青人覺得這是第一次在做有意思的事, 這是很難得的.  我們做教育, 夢寐以求的就是希望他們有天可以擺脫功課, 擺脫考試, 追求高層次的東西』.  但欣賞之餘, 程教授也提出批評, 年青人沒有一個清晰的理念自己是在追求什麼.  『只是覺得點解要打我哋, full gear是被迫的,你估我好想啊! .

說到底, 這是一個權力鬥爭, 當權的是上了年紀的既得利益階級, 他們按現有的規矩得到很大的好處, 手上擁有的東西市場價值被肯定.  如果換了遊戲規則,  他們手上擁有的, 有機會變得一文不值, 這是多麼的難受.

我一點都不喜歡革命, 亦不希望被奪權, 但是下下用扭曲了的道理去說服下一代, 已經行不通了. 

程介明中學畢業於愛國中學培僑,   有人將今次年青人的反叛歸咎於通識科, 自從特區政府取消了中史科後, 通識科是學生在課堂上認識中國近代史的唯一途徑, 通識科教曉他們用批判思維去接觸歷史, 至於這會否令學生變得愛國?  倒是難說.    『那麼大的一場運動又怎會因為一個科目而起呢? .   

『我們不想將香港變成上海, 在香港一定會找到有些人好喜歡中共, 亦有一些人很不喜歡中共, 這才叫做香港!  .  我讀完程教授的訪問, 感激香港仍然有些明理的人. 

(2019104日刊登於明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