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從來都像今天那麼需要一國兩制!


三十多年前, 鄧小平用無比的智慧去建構一國兩制;  但是沒有人是聖人, 三十多年之後的今天, 兩地發展到如今的狀況, 一國兩制的初衷是否仍然成立, 有很多人開始起疑.  三十年前,鄧小平看錯了的兩點.  一是大陸的經濟發展之快;  二是內地政治改革之慢.  兩件事併起來加深了中港兩地今天的矛盾. 

中國人口超過一半仍是農民, 作為政治家, 習當家當然很清楚地他講話的對象是誰?是怎樣的質素? 訴求是什麼,? 將與13億中國人溝通的口徑, 用在700萬香港人身上, 是行不通的.   

如果我們用MarslowHierarchy of Needs來分析兩地人的需求, 便很容易明白一國兩制的重要.  Marslow將人類的需求分為幾個層次:-
Text Box: 中國
香港經濟起步比大陸早很多, 大陸的經濟是當頭起, 但是香港已經進入一個相對飽和的狀態.    大陸以整個國家平均來算, 是剛剛脫貧進入了追求安全的階段.  但香港人到了今天的富泰,更緊張的是尊重和自我實現.  所以今天跑出來示威的年青人不是廢青, 更多是對生命有期許而又不愁溫飽的年青人,  政府如果不明白這點, 修復根本就無從著手.     

相比三十年前, 香港佔大陸GDP的比例從高峰期的27%下降至不足3%, 這是好的發展, 也為兩地製造了很多商機.  至於有大陸人將矛盾歸咎於一些香港人看不起大陸人, 但放在97之後出世的抗爭者身上, 這一解讀是不成立的.  

香港人應該接受13億人有富起來的權利和自由.  大陸人要接受的是基本法賦予香港人的權利; 這些權利不是跟大陸比, 不是跟美國比, 更不是跟前港英時代比, 而是當初中英政府答應我們的.  從今次的事件看, 香港人爭取民主挑動不了中國的民情, 習主席可以放心.  但中央在香港霸皇硬上弓, 卻令國家在全球輿論失分,   影響中國在全球的佈局.    論利害得失, 北京堅守一個兩制, 才是上策.

(20191017日刊登於)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