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編後的幣圈,不一定能保存客戶



上期談加密貨幣交易所,意猶未盡,想跟讀者分享一下我怎樣看這生意的前景。談的是全球的發展,並不局限於香港蕞爾一隅。

首先,很明顯全球政府都正收編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這生意。大如幣安(Binance)和已經上市的Coinbase,都被美國SEC調查。曾經位居交易量次位的FTX出事後,惹得天怨人怒,更加深政府整頓這行業的决心。

我是衍生工具交易出身,這行業從業員的特性是喜歡挑戰界限。今天的交易室,由於監管和資金昂貴,對很多野心勃勃的年輕交易員來說,賺錢機會已經變得是雞肋。加密貨幣熱潮新興時,給人印象是商機無限,所以吸引了不少從事衍生工具業務的年青人,從投行跳槽至幣圈。當我多一點了解這個行業的運作後,我常常取笑這些後進:你們賺錢的手法,幸好是用在尚未定性的加密貨幣,如果操作的是股票,你們可能很早便坐牢。

今天,監管機構對這些野蠻人的玩法已經相當了解,民情的取向亦是棄創新求監管,政府開始落重藥收編。然而,我擔心的是收編回來的只是一個虛有其名內裏九殘七傷的生意。

民間加密貨幣生意雖然吸引了很多眼球,但總市值仍然低於蘋果電腦。話雖如此,加密貨幣所製造的財富遠比它的市值高。我認識有些朋友,早期確確實實賺了一 筆 。這些人當初踴躍參與,就是喜歡它的價格波幅和缺乏透明度。舊的遊戲一但被規管,舊人很可能退場,市場的流動性會大跌,我暫時看不到有等量的參與者進場。

我公司曾經在美國試驗性質的發行證券形代幣(Securities Token),因為抵押品質地太好,  能夠拿出的利息只是個位數,原先希望吸引高端的加密貨幣投資者,但結果反應一般,因為市場玩家的目標不是個位數的年化回報率,而是雙位數的月回報。

我認識一家已經賺了不止一桶金的交易商,看到政府收编是遲早的事,决定一邊繼續在蠻荒地帶賺錢,另一邊花錢請律師在新加坡申請牌照。之前消息傳來,新加坡監管機構要求公司用新的名字經營新的牌照業務。很明顯,當地政府一方面歡迎用家加入監管行列,另方面卻不希望舊客户直接過户到新公司。

(於2023年10月8日刊登於明報)

(圖片來源:灼見名家)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