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老牌廠家的前世今生



又有一廠商朋友决定關閉在東莞工廠。

製造業曾經替香港人製造不少財富,很多香港老牌富家都是靠製造業起家的。但今天傳統製造業很多都走進風燭殘年,我這篇短文嘗試用宏觀的角度描述一下過去近半世紀香港製造業的榮辱。

我們且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談起。1949年,新中國成立,一批江浙地區的工商家因為懼共,帶着資金和當時中國一流的製造業技術南來香港,替香港打下製造業的根基。五十年代末期,大陸經歷經濟困難,大批勞動人口越過深圳河湧入香港。生產投術的智識,加上廉價和勤奮的勞工,為香港廠家製造了第一桶金。那時候,香港製造業的體積遠遠追不歐美市場的需求,所以基本上是「單求廠」的格局。

70年代末期,鄧小平建立經濟特區,珠三角的地方官踴躍歡迎香港的廠商來料加工,提供很多優惠。香港廠家本着同樣的生產知識,但以四分之一的薪金、倍增的廠房,做出比香港大十倍的生產量,焉能不賺錢。

踏入21世紀,中央努力提高中國製造業的價值和定位,薪金要漲,環保要關注。廠家要維持競爭力,唯有提升規模。當成功的商家將量做大的同時,產量往往出現供過於求,定價權自然轉到品牌商的手裏,變了「廠求單」。

面對製造業競爭激烈,也有一些財力漸豐的廠家嘗試去發展自己的品牌,或收購外國的牌子。歷史証明,廠家轉型做品牌,做得成功的,着實不多。原因包括:廠家很多時都着眼控制成本,量入為出,要他們「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去支持一個昂貴的推廣計劃,並不容易; 再者,做品牌是高風險的生意,美國的資本主義社會鼓勵冒險,亦有一些匹配的風險資金,幫助創業者打造品牌,香港並沒有這些條件。香港廠家買牌子,便發覺管理品牌和管理工廠,是兩碼子的事。

很快,舊的製造業都變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慶幸這些廠商用過去累積的財富,已經在香港和世界主要城市買了不少豪宅,身家豐厚,租金收入往往是經營工廠利潤的倍數,生活己經無憂。

到了今天,也有一些港商感到意氣闌珊,想關閉工廠。但關廠也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尤其是辭退員工引發的賠償,令很多原本隱形的負債,都突然浮現。火上加油的是,地方政府眼看這是一個不會回頭的客人,五花八門的索償,绝不心軟,

re-shoring是近期熱門話題。最近聽過一個歐洲經濟學家評論亞洲經濟,他對亞洲前景看得比較悲觀。原因亞洲基本是靠出口(印度是異數),但越來越多歐美品牌走上re-shoring這條路,將生產基地部份或全部搬回本國,更接近用家。當然,按目前所看re-shoring遇到的問題仍是很多,供應鍊一環扣一環,要將整條鍊都搬家,牽涉都比想像中大。

傳統香港廠家胼手胝足,用創業精神將生意由小變大,由大變得更大,國家和工人都受益。但時移勢易,轉型是必需的,但往往也是痛苦的。

(於2023年10月15日刊登於明報)

(圖片來源:灼見名家)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