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於微時的Bloomberg

八十年代末期, 我在加拿大任職證券行的定息收入部門, 公司是加拿大首批引入Bloomberg的機構之一, Bloomberg那陣子在加拿大的銷售隊伍剛起步, 還需要依賴當地的證券公司作技術支援. 我和微時的Michael Bloomberg也有過一面之緣(當然他的很微時, 對我來說已經一點也不微).

Bloomberg機初出台時的賣點是它分析債券的能力. 北美洲債券市場龐大, 但是, 當年分析工具和資料庫方面都很缺乏. Michael Bloomberg出身所羅門兄弟, 後期做到IT部門的領導. 1981年, 所羅門兄弟被收購, Michael自立門戶, 並且獲得美林證券資助種子資本. 公司發展神速, 很快便挑戰路透社在金融資訊業的龍頭地位.

Bloomberg現時全世界有44個辦事處, 到過Bloomberg辦公室的人都會留意到公司的咖啡座和小吃廳佔一個很明顯的位置. 據聞, Michael的想法是, 傳統辦公室裡, 職員花不少時間在茶水間“八卦”, 人性如此, 禁也禁不了. 不如來個大解放, 以退為進, 把水機放在大堂中間, 說不定會減少water fountain gossip.

Michael 一直沒有將公司上市, 去年金融風暴時, 員工仍然可以坐商務客位出差. 對員工如是, 對客戶也是一樣. 投行裁員一浪接一浪, , Bloomberg體諒很多習慣了按『機』追蹤市場的交易員, 免費為他們提供短期的Bloomberg服務, 說是乃念多年情誼也好、說是“綁”客也好, 這招是漂亮的, 亦因為Bloomberg是私人公司, 沒有小股東壓力, 老闆願意, 誰也管不了.

Michael近年沉迷政治“秀”, 以財力逐鹿政壇, 在2009年的紐約市市長競選中險勝. 反觀, 同是富可敵國的前高盛主席Jon Corzine就沒有那麼幸運, 早前爭取連任新澤西州州長失敗.

作為Bloomberg的早期用家, 我印象尤深的是Bloomberg那陣子的輸入鍵盤笨拙得可以, 其輸入方法亦很累贅, 但因為工具帶給債券交易員和投資者很多方便, 所以用家都強忍著這些缺點. 還有一個印象就是Bloomberg不容許用戶下載裡面的資料, 因為他們覺得這些都是獨家的, 故要珍而重之.

曾幾何時, Data is King是一普遍真理, 我自己也因此買了不少Reuters的股票. 股價, 在科網泡沫爆破後, 潛水多年的Reuters後來被Thomson收購, 股價才一洗頹氣.

金融資訊究竟值不值錢? 我過往曾經花很多時間在量化投資(Quantitative Investment)的研究上, 這些工作需要運用大量的價格資料來做Back Testing, 很多時候可能為了一個Time Series少了一個數據而苦惱非常. 那陣視數據如珠如寶, 很多年之後的今天, Data卻在網上隨處可見, 除非你需要絕對Real Time的資料, 不然大部份資料都是免費的. 其中一個原因是愈來愈少人相信歷史可以預測將來, 當然每當我欣賞電視的財經節目, 我仍然很佩服電視上的股評家用滑鼠在螢光幕上的圖表, 左掃一下、右掃一下, 就可以掃上止蝕和止賺位, 如此指石成金, 比張大千的潑墨山水還要值錢.

(於2010年1月22日刊登於明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