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芳芳第一、成龍包尾

這個世界有『謊言, 謊言, 謊言和民意調查』.

《讀者文摘》早前在香港、台北和新加坡分別進行了公眾人物信任度的民意調查, 結果有點搞笑. 80個提名人之中, 蕭芳芳獲選為第一, 成龍居榜未, 梁振英、曾蔭權 、曾鈺成及黃毓民的排名分別是76, 77, 78及79.

《讀者文摘》的網址說:“ 我們提供了八十位來自不同界別的本地名人名單,要求受訪者為這八十人逐一評分,表達對他們的信任度;同時亦請他們在八十人當中選擇單獨一位最信任的人,並寫下原因。結果,以蕭芳芳的平均分最高,名列第一;她同時也獲最多受訪者選為八十人之中最信任的人,成為這次調查的「雙料冠軍」。”

由於名單是雜誌提供, 這種調查就有點像愛人問你:“沉船之後, 你會救我先? 還是救你媽媽先?”般吊詭. 但當中很多Spread Trade亦是很有意思. 例如: 查良鏞排名16, 林行止排名33; 張學友和邵逸夫同樣排第10.

同樣的調查在台灣,榜首是以22%大比數領先第二名的證嚴法師,. 至於新加坡, 得分最高的是大法官陳錫強. 這是不是代表了三地的民情差異呢? 香港人重現實、身心舒暢最重要, 政治實在太沉重了; 紊亂的台灣社會, 大家追求的是心靈上的平靜; 在新加坡, 最重要的當然是法治.

《讀者文摘》1922年在美國創刊, 在美國的銷售曾經達到1,000萬本, 號稱是全世界銷售量最高的雜誌. 發展至今, 有20多種語言版本, 在全球70多個國家發行. 今天它的讀者平均年齡是50歲以上, 這老牌雜誌近年面對互聯網和讀者群老化的困擾, 雜誌在去年8月申請破產保護令, 今年2月才重組成功.

《讀者文摘》英文名字是《Reader’s Digest》, Digest中文譯作文摘, 意思是文章是從其他地方取材, 撮集成文, 不是自創. 近年, 雜誌添加很多自己採編的文章. 我作讀者的那年代, 政治生態左右壁壘分明. 《讀者文摘》絕對是親美鷹派. 有陣給人印象是『美國之音』的姊妹機構. 《讀者文摘》的中文國際版1965年創刊, 第一任總編輯是國學大師林語堂的女兒林太乙, 董橋先生也曾在那裡任職.

我在小學生年代, 家裡已經是《讀者文摘》的訂戶, 中產家庭家長望子成龍, 所以便訂閱這份被視為有益心智的雜誌. 雜誌的文章大部份是英文原作, 翻譯時常常採用台灣(或更正確地說: 國民黨年代)的譯名方法, 例如R音多譯作“瑞”. 在“刨冬瓜”尚未普及的年代, 說廣東話的讀者會覺得非常彆扭.

《讀者文摘》也是我稚時的橫財夢. 它的笑話園地《開懷篇》是接受公開投稿的, 當年稿費是港幣100元正(三十多年後已升至港幣780元), 相等於我那陣幾個月的零用錢. 這些笑話也不一定要自已創作, 從其他報刊上轉載亦可. 明報的《一笑會》就是一個我常取材的專欄. 但我的發財大計從未成功, 老是看到人家的稿件被採納, 我實在恨得牙癢.

雜誌的另一個特色在於它每年都會舉行區域性的讀者『百萬大抽獎』. 在沒有環保意識的年代, 它那厚澱澱的郵件是當年信差叔叔的苦差. 這種宣傳手法後來也惹來不少爭議. 2001年, 美國國內32個州和《讀者文摘》達成庭外和解協議, 限制《讀者文摘》藉抽獎對長者推銷產品.

如果不是這次的民意調查, 我已經很久沒有留意這雜誌. 順帶一提, 這次的信任度調查同時要求讀者對40個行業評分, 結果是記者、股評人、算命師傅分別排名33, 36和40. 在報章上月旦經濟的我, 能不自省乎?

(於2010年3月10日刊登於信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