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喬布斯是地產商

美國國會聽證會炮轟華爾街高層、香港政府推出抑制樓價措施, 矛頭直指地產商的賣樓手法, 金融風暴令很多美國人投資泡湯, 不少人甚至失去工作. 資金泛濫導至香港樓價飆升, 不少中產也大叫買樓無門. 民情如此, 政府能不做點功夫嗎?

地產商一直給人暴發的感覺. 香港這塊福地改朝換面, 港督走了, 特首上場;米字旗落下, 五星旗升起. 流水的人, 地產商賺錢的門檻卻像鐵造的. 當然, 香港地產的遊戲規則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很多年前,甲級地產被英國人壟斷, 華人地產商要發展大型項目被迫走入新界. 那陣子, 市場仍然有很多中小型地產商參與. 到了今天, 這遊戲的籌碼越弄越大, 真正有能力可以獨力在拍賣場上舉牌的, 寥寥可數.

華爾街大亨和地產商由於支配著富可敵國的財富,很多時都被視為黑暗勢力. 其實商場如戰場, 不分行業, 即使在帶給人無數暇想的高新科技行業, 亦是一個刀不見血的殺戮場.

科技日新月異, 經營者其實一步一驚心. 昔日私人電腦軟件商如Lotus 123, Word Perfect; 硬件商如Altair, Radio Shack, 如今安在? 傳統智慧認為科技帶來進步, 但這並不代表經營科技的就是慈善家; 反之, 由於行業競爭激烈, 他們很多都具備“殺無赦”(Take No Prisoners)的精神.

私人電腦在80年代推出之後, 締造了一個新行業, 繼之而來的互聯網更製造了不少科網傳奇. 蘋果電腦靈魂人物喬布斯穿牛仔褲推介產品的形象, 是深入民心. 但是, 很多人忽略了. 在這些朝氣勃勃的面孔底下,仍然是一顆殺無赦的戰鬥心. 微軟的創辦人蓋茨,不容許他的孩子在家裡使用蘋果產品, 包括風行一時的iPod和iPhone.

另一個例子是:- 互聯網的新寵Google一直野心染指手提電話市場, 早前和HTC合作推出Nexus One手機, Google總裁史密特(Schmidt), 在2006年至2009年間曾經是蘋果的董事, 最近卻多次在非公開場合和蘋果交鋒. 喬布斯也曾向員工抱怨:『我們沒有入侵搜索器市場, 他們卻入侵手機市場』.

商業機構存在的首要目的是賺錢, 所有行業都是一樣, 政府能夠做的是維持遊戲規則公平和增加透明度, 以保障小投資者等的弱勢社群. 除此之外, 任何嘗試改變商人唯利是圖DNA的做法, 最終都會徒勞無功.

(於2010年5月5日刊登於信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