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評級公司裡外不是人
評級機構穆廸因為接連調低希臘、葡萄牙及西班牙的信貸評級, 引起歐盟政府不滿, 要調查它們的運作和角色中立性云云. 去年的金融海嘯中, AAA評級的結構性信貸產品, 一下子變得連垃圾債券也不如. 美國國會亦曾因此傳召評級機構進行聆訊.
評級機構是債務市場的一個主要角色. 海嘯發生後, 他們給高評級固是被人罵、調低評級也是被人投訴, 變得裡外不是人.
評級機構的誠信在金融海嘯中備受質疑. 各國政府迄今仍未有向評級機構開刀, 原因是債券市場在歐美經濟中是很重要的板塊. 如果一下子將評級機構弄垮, 對金融體系帶來的震盪是得不償失的.
先簡單介紹一下在CDO等信貸結構產品誕生前的評級機構運作: 信貸評級其中一個主要工具是歷史數據, 評級機構要給發債體評級, 他們首先會替公司算出一系列的指標, 例如: 現金流、負債比率等, 然後將這些指標和它們的資料庫對比, 看看發債體的信貸達到什麼級別. 這個資料庫是評級機構多年來搜集不同發債體的營運資料而成的. 穆廸成立於1900年, 這些歷史悠久的資料便是它的最大資產.
評級機構的收入一直都是依靠收取發債體(或發行債券的投行)費用, 這一點往往為人垢病. 過往, 評級機構明白它們的信譽就是它的資產, 不會為了一個發債體的生意而影響它的名聲. 金融海嘯之後, 有人提出要成立一獨立的評級機構, 由投資者負擔費用. 但這聲音迄今仍未得到很大的迥響. 原因是, 如果評級費用是由投資者負擔, 評級資訊便有機會被有財力的投資者壟斷, 比起現今評級是公開資料, 可能會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結構產品一出, 改變了整個評級機構的運作和生態. 首先, 結構產品動輒便上數十億美元, 評級費用當然不少. 評級機構過往害怕因小失大而守身如玉, 如今何者為大、何者為小, 也不容易算清楚. 此外, 由於結構產品歷史短, 沒有破產紀錄, 評級機構能夠做的, 只是根據數學模式和假定相關系數, 計算出抵押品的破產機會率. 事後證明這是大錯特錯.
有些人取笑評級機構在審核CDO所抱的態度是: 能夠在被轉售不停的債務, 就是不會破產的債務. 賣房子是生意、按揭也是生意、將按揭債務打包是生意、替證券化產品評級亦是生意、投資當然也是生意. 如何在眾多利益中取得平衡, 更重要的是, 評級這看似公平公正的服務, 最終應由誰來付帳呢? 這是一個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於2010年5月12日刊登於信報)
評級機構是債務市場的一個主要角色. 海嘯發生後, 他們給高評級固是被人罵、調低評級也是被人投訴, 變得裡外不是人.
評級機構的誠信在金融海嘯中備受質疑. 各國政府迄今仍未有向評級機構開刀, 原因是債券市場在歐美經濟中是很重要的板塊. 如果一下子將評級機構弄垮, 對金融體系帶來的震盪是得不償失的.
先簡單介紹一下在CDO等信貸結構產品誕生前的評級機構運作: 信貸評級其中一個主要工具是歷史數據, 評級機構要給發債體評級, 他們首先會替公司算出一系列的指標, 例如: 現金流、負債比率等, 然後將這些指標和它們的資料庫對比, 看看發債體的信貸達到什麼級別. 這個資料庫是評級機構多年來搜集不同發債體的營運資料而成的. 穆廸成立於1900年, 這些歷史悠久的資料便是它的最大資產.
評級機構的收入一直都是依靠收取發債體(或發行債券的投行)費用, 這一點往往為人垢病. 過往, 評級機構明白它們的信譽就是它的資產, 不會為了一個發債體的生意而影響它的名聲. 金融海嘯之後, 有人提出要成立一獨立的評級機構, 由投資者負擔費用. 但這聲音迄今仍未得到很大的迥響. 原因是, 如果評級費用是由投資者負擔, 評級資訊便有機會被有財力的投資者壟斷, 比起現今評級是公開資料, 可能會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結構產品一出, 改變了整個評級機構的運作和生態. 首先, 結構產品動輒便上數十億美元, 評級費用當然不少. 評級機構過往害怕因小失大而守身如玉, 如今何者為大、何者為小, 也不容易算清楚. 此外, 由於結構產品歷史短, 沒有破產紀錄, 評級機構能夠做的, 只是根據數學模式和假定相關系數, 計算出抵押品的破產機會率. 事後證明這是大錯特錯.
有些人取笑評級機構在審核CDO所抱的態度是: 能夠在被轉售不停的債務, 就是不會破產的債務. 賣房子是生意、按揭也是生意、將按揭債務打包是生意、替證券化產品評級亦是生意、投資當然也是生意. 如何在眾多利益中取得平衡, 更重要的是, 評級這看似公平公正的服務, 最終應由誰來付帳呢? 這是一個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於2010年5月12日刊登於信報)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