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珍風暴”的深層意義

“香港”導遊唾罵祖國遊客, 事件被攝入鏡頭, 上載互聯網, 並在內地廣為流傳. 矛頭很自然指向口出“是你欠我, 不是我欠你”的導遊小姐亞珍. 香港的旅遊協會和特區政府都急忙出來捍衛香港的遊客天堂名聲.

“零費團”的問題不單是亞珍的問題, 事件其實牽涉到四個角色:- 一是內地組團的旅行社, 二是在香港接待的旅行社, 三是亞珍等與香港旅行社不一定有僱傭關係的本地導遊, 四是消費者.

持平而論, “零費團”演變成“逼購團”, 有它的歷史原因,過往內地人出境旅遊必須以團體模式運作, 而且香港旅行社不得直接參與內地市場. 消費者訊息不流通, 容易造成壟斷. 再加上因為國家實施外匯管制, 過往長時間擔心外匯流失, 國民出國備受關注. 展望未來, 這些因素會隨著國情而改變, 自由行愈來愈普遍, 零團費只適用於低消費能力的大陸旅客. 然而, 中國國民收入上升, 這些由一窮二白晉升成為小康的旅客, 將會源源不絕.註 再者, 國家的外匯政策慢慢亦由堵塞外匯流失轉為泄洪. 中國國民往外消費再不是什麼洪水猛獸.

事件關係到小費問題, 付小費其實是大美國文化: 我出差美國時, 常常為了身邊沒有足夠的細額面鈔而煩惱; 我算過由甘迺迪機場到我入住曼克頓的酒店房間, 輕易花掉十多張一元面鈔. 過往大陸跟日本一樣, 是不收小費的. 後來受外來旅客的思想污染, 慢慢小費也被視為理所當然. 個人覺得在一高質社會, 提供服務的人竭盡所能, 是責任, 不是義務. 獲取合理的報酬, 是權利, 不是施捨. 小費為什麼不可以算在帳內, 而成了顧客與服務員的角力呢? 今天, 很多國家(例如新加坡), 加一小帳已包括在帳單內. 如果服務沒有什麼驚喜(新加坡服務一般都沒有), 一分額外零錢也不用付.

此外, “零費團”是否剥削內地旅客, 亦有得商榷的餘地. 很多內地旅客來香港的目的就是購物, 這當中包括個人消費、代朋友購物和送禮, 有些旅客會覺得零團費這小便宜不撿白不撿. 亞珍事件之後的街頭訪問中, 有些旅客亦直言會繼續光顧“零費團”, 畢竟這是每個人臉皮和時間的代價而已, 笑罵固是可由人, 無興趣購物亦可打機消磨時間.

“亞珍風暴”更重要的意義是突顯中港深層矛盾. 香港傳媒有意無意提及主角珍姐是來港不足三年、操普通話的新移民. 內地傳媒卻只會稱她為香港導遊.

回歸十三年, 在不少大陸人眼中, 香港仍是化外之民, 民族感情薄弱. 香港人本著傳統買辦精神, 倒是把“朝北看”等義於“朝錢看”, 將中國社會的種種不公義, 美言為Market Friction. 亦自我安慰說沒有Market Friction, 何來賺錢機會. 這些矛盾一直隱藏在雙方心底, 一般情況下, 誰都不願揭對方瘡疤. “亞珍風暴”無意間撕破了這張紗布.

註 早些時候, 我有機會乘搭新落成的廣州至武漢高鐵, 列車的票價雖然比打折後的機票還要貴, 但是乘客裡面卻有著不少本地的旅行團, 團員大都衣著普通, 拿著一袋袋超級市場膠袋盛載著小食, 在車上嘻哈玩樂. 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 表露無遺.

(於2010年7月23日刊登於明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