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的寒傖

愈來愈覺得香港人寒傖.

樓價上升是因為香港樓市不再是700萬人的樓市, 現在是13億人的樓市(套用施永青先生的話), 上水主婦抱怨買不到奶粉是因為祖國同胞跨境搶購, 那天與領匯的高層閒聊, 提起天水圍已經不再悲情, 由於接近邊界, 北區已經成了深圳同胞的購物天堂, 商場生意興旺, 輪候租戶的名單愈來愈長.

我們寒傖, 是因為香港已經變成了一個很昂貴的城市. 但是, 將香港變為全中國最昂貴的城市; 提供最優秀的服務、售賣最高質素的產品、服務祖國的高收入同胞. 絕對是特區未來的出路. 這說法不是為了突顯階級衝突, 而是從現實的角度去發掘香港和內地的雙贏和互補. 其實, 自2003年中國開放自由行, 替剛被“沙士”蹂躪後的香港市面打了一強心針, 這事實已經很明顯.

針對樓價升值, 近日有人提出特區應該限制內地人在港購買物業, 這是值得大家探討的. 其實, 香港高質素的醫療保險早已實行本土居民與非本土居民不同收費. 在香港這寸金呎土的地方, 土地是一重要資源, 利益撥歸本土居民是完全說得過去的.

有朝一日, 特區身份證成了奇貨可居, 絕對不是壞事. 但在劃分本土居民和非本土居民時, 我們要切戒大香港心態. 什麼是香港人? 香港人應該是指不論種族、不論宗教、不論口音, 有香港永久居留權的市民. 除了少數的原居民之外, 大部份的香港人都是移民或移民的後代, 我們切忌有過橋抽板的心態, 將自己見異於比我們較遲抵疊的新成員.

惟有這樣, 既是有容乃大, 亦同時貫徹主客有別, 才能發揮香港這個過去是“借來的時間和借來的地方”的永久優勢.

我的法國朋友剛從法國鄉間探親返港, 據他說 : 法國除巴黎以外, 百份之六十的人口稅前收入是在2,000歐羅以下. 除稅後大約是1萬港元左右吧. 法國政府為每一個公民提供生活安全網, 醫療教育都是免費的. 但如果論到收入, 絕大部份的法國家庭的收入, 可能比香港一個中產家庭還要低. 然而, 大部份的法國人並沒有感到自己是貧窮的. 亦很少人會覺得法國是窮國家, 老外用鈔票換走他們的名牌服飾和貴價紅酒. 法國人歡喜還來不及; 我們寒傖, 但我們快樂.

(於2011年3月11日刊登於信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