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億元的手民之誤

香港窩輪史上最大的失誤 – 高盛發行的四隻日經指數窩輪, 因為文件上的失誤, 有機會引起高達六億港元的索償. 出事原因是發行文件上“除號”變“乘號”, 兩者之間價格差100倍. 這的確是一個很昂貴的手民之誤.

聞說事件曝光前, 有行家“捉雞”, 在市場上大手入貨, 未幾高盛主動申請有關窩輪停牌. 但未有明確交代賠償, 之後有些輿論認為高盛“大舖欺人”. 行內人意見, 現今環境“散戶永遠是對的”. 高盛應該不介意賠償街客, 息事寧人, 況且量也不是很大. 但栽在行家手裡, 一來量大、二來面子攸關.
香港是全世界最大的窩輪市場, 牛熊證和窩輪的交易量, 持續超過交易所總成交量的四份之一. 財經傳媒更有不少是靠“輪”的廣告支持的. 牛頭角順嫂也懂什麼叫“引伸波幅”, 這個世界金融中心, 實在不是白當的! 中環銀行大班遭“雷曼苦主”苦纏, 活該有此一劫.

2007年, 蘇格蘭皇家銀行成功收購荷蘭銀行, 我代表蘇皇在倫敦和荷蘭銀行的全球股票業務主管洽談香港的股票業務, 當然少不了提到2006年賺很多很多錢的“窩輪”. 他說:“窩輪業務投資了很多年, 一直利潤都不見起色, 去年的暴利是遲來驚喜, 感覺像中了彩票”.

如果窩輪是“小魚兒”, 那麼ELN(股票掛鉤票據)就是“花無缺”. 對造市商的銀行來說, 出售窩輪是短了波幅率(Volatility), 如果市場永遠是單向, 波幅只有買家, 沒有賣家, 那麼窩輪的價錢便會愈炒愈高, 對窩輪買家便失去吸引力. 反之, 銀行通過發行ELN, 買回波幅率, 剛剛平了窩輪的短盤. 香港私人銀行業務蓬勃, 所以成功的輪商都會從私人銀行那邊吸納波幅. 只有在ELN和窩輪都同樣需求旺盛時, 生意才可以愈做愈大.

窩輪是零售產品, 我入行時, 在銀行間市場打滾的衍生工具交易員, 很多都看不起這生意, 以為它們是蠅頭小利. 其實要賺錢, 就要放下身段. 我輩以產品的複雜性為樂, 愈複雜愈高興, 其實是精神自瀆.

我任銀行管理層時, 很明白有些業務有趣卻不賺錢, 有些業務“悶蛋”卻很發財, 環境許可, 手頭寬鬆, 便花些閒錢來培養“興趣”怡情, 老闆是否這樣想倒很難說.




(於2011年4月21日刊登於信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