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辛亥』書緣

我書架上有一本書皮剥落的舊書, 是1978年由文藝書局出版的《陳烱明傳》註. 作者是康白石, 這本書是我的中國近代史啟蒙, 引發我對晚清民初歷史的興趣; 往後的高陽、黃仁宇, 余英時、唐德剛(按讀書年份列)已是後話. 購書的地點是已經消失多年的漢口道文藝書屋. 當初被作者康白石序中的一句話所吸引: “…..中國近代史中, 對孫中山『廣州蒙難事件』大肆宣傳. 但同時基於政治原因, 對陳烱明親歷『黃花崗起義』, 開拓閩、粵、桂革命基地, 及『孫陳分裂』真像, 均歪曲不提.”

我的中學日子, 正值七十年代, 在1967暴動和文革的陰影下, 避秦香港的長輩都有懼共心態. (有段日子, 我唸的天主教學校, 雙十節會派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日常接觸到的歷史書, 立場都是非左即右. 一邊是共匪, 另一邊是蔣逆, 成皇敗寇, 建國建黨過程中, 政治立場淘盡了多少英雄.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 有關民國成立的文化活動鋪天蓋地. 單單是上個週末, 我自己便碰上兩事. 一是週五在灣仔會展和朋友茶聚時, 碰上“辛亥革命百週年聚餐”, 衣香鬢影, 很奇怪為什麼避談政治的香港名流, 近日對辛亥革命忽然產生很大興趣. 貴賓們酒酣耳熱時, 談的會是什麼呢? 孫文學說? 民主立憲? 抑或誰是下任特首? 第二件事情是, 週末往商務書局打書釘, 當眼處放了一整桌的晚清民國史書, 連帶香港這買辦城市在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都成了專家的研究對象 這些社團和出版活動, 很明顯都是得到內地和香港官方的大力支持, 絕對政治正確. 辛亥革命的流行程度直追Lady Gaga, 成了城中熱賣.

讀史, 大多數人都希望求真, 我的讀史癖並不是奢望通過文字去了解現場真相, 只是對人性存著好奇而已. 與其說:歷史在重覆, 更貼切的是人性的不變. 論客觀, 人是有感情的動物, 很難相信任何一個作者下筆之際, 心裡完全沒有立場. 史學大儒陳寅恪, 論史以微觀著, 我想其中一個好處, 是能夠避開綱領先行, 流於主觀.

國民黨和共產黨發展初期, 引進了不少俄國革命的手段, 其中包括篡寫歷史和對宣傳機器的絕對控制. 中國近代史便在這非黑即白的環境中變得模糊.


註: 《陳烱明傳》, 康白石, 文藝書屋, 1978. 康白石是僑居美國康州(Connecticut)的高宗魯教授的筆名, 來自台灣的高教授後來說:『….在美國飄零的歲月中, 這(用筆名)也是一件不得已之事….』, 黨政折人, 盡在不言中.

(於2011年9月15日刊登於信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