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是下一之金融海嘯的震央

環球經濟往下怎樣走,言人人殊,大家都同意的是歐洲經濟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從危機恢復過來,在太平洋的彼岸,美國的復甦猶抱琵琶半遮面,歐美的種種不明朗因素,令大家將希望寄託在中國。


筆者的看法卻剛剛相反。三年前的金融海嘯,中國是受益者,國勢在此長彼消之下崛起。下次的金融風暴反過來很有可能發生在已經晉身經濟龐大體的中國。

中國的問題我稱它為“除數的問題”。包括銀行壞賬在內的種種危機, 都因為整塊餅的高速增長,大問題變作小問題。增長最終都會回落,那時候,蛆蟲就會從壞了的蘋果中鑽出來。

以銀行業為例, 內地銀行利潤驚人。2011年,國內上市的銀行佔整個A股總利潤逾半,專家估計國家在3年前投入的4萬億,輕易製造了9萬億的貸款。以存貸利差3厘計算,這已經為銀行業製造了2,700億的利潤,其中工、農、中、建、交五大行更是佔了貸款的一半。以龍頭工商銀行(1398 HKSE)為例,去年的貸款規模增加了1萬億,但這些都是不可一再的。

我問一位國有銀行的老總,賺那麼多錢,為什麼中國銀行股的股價仍是那麼低迷? 他說:“還不是壞賬!而且,中國銀行下一輪的壞賬不是來自中型企業(民企為主),而是來自一些規模龐大的企業和項目,金額動輒上十億計的貸款,壞賬目前看不出來是因為總貸款額仍在增加。”

銀行之外,中國金融業的另一板塊是保險。保險業是金融系統舉足輕足而又透明度超低的行業,但全世界所有金融業相比之下,銀行就永遠像被罰站的頑皮學生備受注目,卻很少人留心保險公司的安全線。行內人告訴我,保險業的投資到處都是地雷,牽涉的金額很驚人。

中國的危機並不來自『保八』失敗,中國的GDP增長率絕對有可能回落到低的單位數,說的是3%-4%,但我們不用為數字而惶恐,因為只要人民的收入持續增加,維穩是做得到的。再者,人民的收入比GDP增長快,絕對不是壞事,為什麼現在達不到呢?是因為第一和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太高,再加上國企壟斷戰略行業。國家什麼時候還富於民,人民的收入便會出頭。

中國的危機來自計劃經濟下,上游產業過度膨漲,生產力過剩,資產泡沫加上金融業風險集中,系統風險一發不可收拾。

(於2012年7月21日刊登於信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