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為了奪權
終於看完了韓少功的《革命後記》, 韓少功是我最喜歡的大陸作家之一. 他既有民間草根的經驗, 但不抗拒西方的觀點, 看事情能夠保持一些遠距離的客觀, 實在很難得.
《革命後記》一書中, 韓少功指出很多坊間對文化大革命看法的謬誤, 其中包括:-
- 宮廷化 - 聚焦毛澤東, 把歷史寫成一部領袖史. 這裡隱含的邏輯是: 如果毛澤東的位置換了別人, 文革就可能不會發生; 毛澤東發動文革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認知錯誤. 這兩點都不是客觀事實.
- 道德化 - 毛澤東是感到大權旁落, 為了奪回權力, 不惜策動運動, 於是把中國推入萬丈深淵. 政治人身物也是人, 因利益、面子或意氣而與人發生摩擦, 稀疏平常…..但說毛澤東曾『大權旁落』, 活在中國的人恐怕打死也不會相信, 尤其是在文革之初, 劉少奇及鄧小平等已被邊緣化的情況下. 需要奪權是被壓在社會階級鬥爭中的弱勢群組, 而不是毛澤東.
大家習慣將文革的參與者分為工農階級、知識份子、舊地主和資本家. 反派應該都是工農子弟, 但韓少功提醒我們: 文革中最勇猛的反對派, 很多都是出身不好的知識份子或資本家子弟, 他們的勇猛其實就是希望奪回失去的權.
此事令我聯想到香港近年來見到的爭拗, 雖然很多都掛著正義旗號, 其實背後都是爭權.
我嘗試將不同衝突中的兩派對號入座, 將他們界分為掌權的和希望奪權的, 當中牽涉到: 經濟上的流動性、土地市場、消費市場、特首的造皇者、甚至中央和香港的關係.
掌權的
|
欲奪權的
|
成年人
|
年青人
|
業主
|
未能上到車的人
|
大陸遊客
|
本土消費者
|
董、曾年代的富豪和AO
|
土共
|
在一國兩制下追求自主的香港人
|
中央
|
總結一句, 擁有權力的人和缺乏權力的人之間的爭鬥, 是任何社會和任何政治制度都無可避免的. 民主社會縱有千百萬個壞處, 歷史證明它是權力轉移時損害性最低的政治制度. 當參與競爭遊戲的人知道自己有機會勝出或被替代的時候, 無論他們是在野或在朝都會趨向中庸. 反對派要考慮到自己有一天也會坐在執政的位置時, 罵人做事都會比較“接地氣”.
(於2015年7月3日刊登於明報)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