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國際學校


近日有擬辦國際學校的機構因為偷步收取招生費用被教育局警告.  維也納兒童合唱團(Vienna Boys Choir, VBC)計劃在海外成立第一家國際學校, 是辦學基金會的董事, 參與前期籌辦活動, 因此對創辦國際學校的苦樂有第一身體驗. 

香港缺乏國際學校學位並不是新聞, 不少跨國公司包括我認識的一些基金公司  因为高管子女找不到學位將總部轉移至新加坡.  政府一直關注這問題, 我們創辦基金亦得到政務司長林鄭月娥的支持.   啟動酒會是在山頂的政務司官邸舉行的, 社會反應亦非常之好. 

維也納兒童合唱團絕對是一名牌, 問題是我們想辦一所什麼類型的學校?  當初我們坐下來談這事時, 目標是建立一非謀利性的國際學校.  我雖然是音樂盲, 參觀了VBC在維也納的學校, 加上近距離接觸過合唱團的學生, 感受到音樂的確能夠帶給小朋友愉快成長, 關鍵是學習音樂不是為了考取某一張文憑或得到某一個級別, 而是將它融入生活和教育, 真正做到中國古代所謂的六藝, 我真的希望香港不同階層背景的小孩子能夠享受到音樂的樂趣. 

辦學需要籌款, 尤其是當你想辦的是一家非謀利學校.  開辦資金來源不離:-

1.        政府資助;
2.        本地慈善團體贊助和與辦學團體合作;
3.        用未來盈利來吸引商業投資者;
4.        發行債券

申請政府資助第一個需要解決的是定位: 國際或不國際.  在香港政府眼中, 合資格申請的國際學校, 生中必須有70%是持有外國護照.  那麼你便可以按國際學校的標準要求政府撥地和提供贊助建校經費, 成功例子包括哈羅香港國際學校, 政府的資助解決了大部份的資本開支. 

另一途徑是向本地慈善團體募捐, 我們接觸過一些香港著名的慈善團體例如香港賽馬會,他們捐錢目標主要是本地弱勢社群, 家境相對富裕的海外學生不是她們的輔助對象。 後來我們提出的折衝方法是希望慈善團體能夠認購一些學位,然後通過他們的資助標準去招納本地學生入讀, 但這一來, 我們便可能不符合政府的國際學校標準. 

此外, 土地是開辦費用的主要負擔, 減輕土地成本的一種途徑本地辦學團體合作, 其實香港有很多空置的土地和校舍, 近年香港出生率下降, 中小學頻頻殺校, 包括教會在內的很多辦學團體手頭上都有一些空置的校舍, 我們亦在探討中.  但香港的土地用途非常複雜, 很多契約是源自上世紀初, 需要重新整理並引入新的辦學團體.  舊校舍遇到的另一個問題是配套例如防火或無障礙出入, 可能不符合今天的標準, 改建時要多費一些成本.  

如果純從商業的角度, 辦國際學校不一定是一盤很賺錢的生意, 尤其是提供高年級IB課程的, 成本高, 加上赴海外升學的學生, 營運的財政壓力不輕.   當然如果我們放棄非謀利的角度,那麼融資便輕易很多, 尤其可以借助發行債券.  按報章的報導, 這所位於屯門籌辦中的國際學校雖然仍未拿到牌照和確實校址, 但計劃出售的個人名義債券叫價便高近港幣200萬元.   雖然如此, 很多家長為了爭取子女入讀國際學校都非常樂於認購這些債券。   而且, 銀行會按學校的債券計劃為項目提供前期貸款. 

籌辦活動開啟至今已經一年多, 諸事繁瑣, 有高潮有低潮, 我仍是很享受這過程.  我跟團隊的同事說:做了那麼多年投行,我完全明白要感動人家的荷包是一點都不容易的事。 我公司的日本籍合伙人創辦了日本第一所國際學, 他告訴我興學是一漫長的工程,但當中的滿足感也很高。 在此, 我想借機會多謝我的合作團隊.  

(20161110日刊登於明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