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的兩條生命線


我很多朋友都是Tesla(港繹特拉斯)電動車的粉絲, 雖然車有很多小毛病、手工亦有改善空間, 但大部份仍非常享受作為Tesla的車主.  無可置疑, Tesla在經營品牌方面是有一手的, 香港是全世界人均擁有Tesla數量最高的城市, 除了品牌定位成功之外, 特區政府早時免徵入口稅加上Tesla答應三年七折回購, 帶來很大經濟誘因.  很多Tesla車主都屬髙資產髙收,然而, Tesla陳列室卻往往設在一些亳不起眼的地區,例如上環和荃灣。 Tesla在美國堅持不在陳列室內做交易,客戶要在網上下單,這種直銷方法有異其他傳統汽車銷售商, 但亦令它的毛利達20%以上, 遠高於同行。 

汽車製造業自1908年福特推出Model T已還,今天已經很成熟。 日本車在上世紀70年代崛起,更將製造工序發展到淋漓盡致,可靠性極高。 然而, 這般的品質水平,是車商積累了很多很多年經驗的成果。 Tesla在汽車生產方面並沒有優勢,他的強項是電池技術.  Tesla外型養眼, 然而造工細節上,比不上其它大型汽車製造商. 但這些在很多消費者眼中都不重要。 消費者欣賞的是他的另類。曾經有市場分析員說,Tesla的成功和蘋果(或我們的梁特首)一樣,在於製造敵我矛盾: Tesla對抗傳統燃油汽車,是大衛與巨人之戰, 一如早期蘋果對微軟.

Tesla去年11月用換股的形式以26億(美元。下同)收購了全美最大光伏配套供應商Solar City。 Solar City替商廈和住宅設計和安裝光伏電版, 甚至提供貨款,顧客可以選擇一次過付清所有費用, 或是利用省了的電費和政府資助來分期付款。 但是客戶要回本,很多時都需要十年之久。 相對起身它其它先進國家, 美國政府一向對全球暖化抱懷疑態度,奧巴馬當政時,他是比較支持環保, 但特朗普上場後,任用石油公司高層和保守派財閥,環保行業短期前景不大樂觀。今年2月, Tesla將公司的名稱從Tesla Motors改為Tesla Inc, 以突顯Tesla不再是汽車公司而是再生能源公司. 然而, 電動車可以是很性感的生意,再生能源公司要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地位, 便沒有那麼容易了。

Tesla收購Solar City是全球太陽能產業史上最龐大的併購,亦為Tesla成為再生能源公司跨進一大步。 但是, 財政上, Solar City卻為立足未穩的Tesla帶來沉重的負擔. Solar City雖然賬面賺錢, 但現金流卻是負數, 再加上Tesla大規模生產新型號Model 3, 花費鉅大, Tesla現在每季消錢10, 雖然公司上次公佈擁有現金30億多, 創辦人兼首席行政官兼總裁馬斯克 (Elon Musk) 也承認, 以目前燒錢的速度, 如果沒有新的資金, Tesla可能捱不過這個夏天. 雖然有些大行將公司評級由買入轉為觀望, 但股價尚算企穩, 可能市場仍然相信公司的融資能力.

所有創新科技公司的成長, 永遠有兩條生命線: 一條是業務,另一條是的融資。 


(201732日刊登於明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