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陳的故事


近日有不少細價股股價暴跌,血流成河,市場傳言是債主斬倉所致。大股東用上市公司股票抵押來借錢,大陸稱之為股權質押。早幾年,中資金融機構包括券商和資產管理公司做得甚為進取。我公司與外資基金相熟,過往也曾一起安排過不少這樣類型的貸款。外資行一般需要12%以上的回報率,年期一般是3年以內,外資盡責調查一般都做得很認真,要確認公司的規模和經營模式。中資金主在這方面一般比較鬆手,一方面他們在大陸有網絡,採集資料比較易,如果公司又是關連銀行的客戶,便更爽手。

老陳今年50開外,大學畢業後在一國企化學品進出口公司任職. 改革開放後,自己出來創業,最早做貿易,憑著經驗和關係,生意愈做愈大。後來自己建廠,出產的幾隻產品都是行業龍頭。跟很多中國企業家一樣,老陳視上市公司主席為人生目標,公司財務目標是達標的,只是欠缺投資者基礎。公司排難上而終於上市,高峰期也有幾十億市值,然而,機構投資者參與一直不多,股票都落在一些相熟朋友手中,但卻因為流通量不大,股價的「可控性」甚高。這些年來,股價都穩步上升。老陳是一很勤力的人,上市之後,步伐並沒有因此慢下來,反而再接再勵,公司也好個人也好,投資都是一步接一步,很自然便需要更多的資金。然而,老陳雖然帳面上是億萬富豪,但財富都綑綁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上。要用錢,很自然便想到用股票來融資。後來,經朋友介紹,跟幾家券商和基金都搭上關係。這些券商看到公司的業務亮麗,股價也穩定,融資很快做談妥了。老陳手上的股票貨分三家,按給不同的券商。過往舊債到期後,都是以新債養舊債,在市場上再融資。

但自2018開始,大陸金融機構傳出風聲,政府要減槓桿,尤其是對民企貸款漸趨謹慎,有些券商說得很明白,不會再為這些股票抵押提供融資。老陳從去年年中開始很傷腦筋,因為證券行已經預早跟他打招呼,債務到期要贖貨還錢。

老陳是一虛構人物,情節是我將近年遇見的東拼西集,如有雷同,實屬巧合。老陳只是上百家的上市公司其中之一而已。公司上市的其中一個目的是引入有實力的機構投資者,替公司站台,亦為股票提供流通性。如果股票都是由莊家或莊家的朋友擁有,資金一旦斷鏈,斬倉碰上零承接力,股價不暴瀉才怪。但股價暴瀉歸暴瀉,不一定代表公司業績出現問題,亦不是有什麼對沖基金做空,純粹是大股東的資金穿崩。換個角度,如果公司仍未上市,按今天的價值是絶對有人垂青,但由於股價暴瀉的前科,大部份的基金都不願意沾手。 

很多香港人對大陸的暴富既恨且妒,我覺得一方面我們不可以否定別人有富起來的權利,別人累積財富的過程有多驚險和痛苦,我們也不一定明白,各人頭上一片天,我們堅持自己的價值觀,莊敬自强便是。

(2019128日刊登於蘋果日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