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火熱, 錢從何來

A暴漲, 單日成交量創歷史新高, 很多評論都說是因為中國政府鼓勵網民借錢買股票, 我很相信如果你問中國證監會主席肖剛, 他一定不會承認政府催助炒風.   然而錢從何來?  這些渠道, 有些是正規合法的, 有些卻是灰色地帶.  

先從正規的渠道說起.  孖展在國內被稱為融資融券, 受中証監監管, 融資就是客戶以資金或証券作質押, 向券商借錢買股票; 融券就是客戶以資金或証券作質押, 向券商借入証券沽空.  2005 , 十屆人大修訂証券法, 為融資融券打開綠燈.  中証監花了近5年時間研究, 2010 331日日滬深兩交易所正式操作兩融, 起初只有6家試點券商獲批.  今天參與融資融券的券商已達97.  今年9, 深交所將兩融的股票支數由299支增加至400, 深交所則由396支增加至500.  之後融資金額更是拾級而上, 最新數字已突破9000(人民幣, 下同), A股市值近25%.  如果你扣除A股的非流通股, 這比例是很驚人的.

上面說的融資融券是券商用自有資金運作的.   今年, 民間市場一個很火熱的融資活動是“配資”. 所謂配資就是非券商的金主借錢給股民炒股, 融資比例可以高達45 (證券公司只能提供一倍).這些融資, 視乎怎樣安排, 股民是要承擔不同程度的對手信貸風險.   舉例說, 其中一種方案是:  股民出1, 配資方出4, 配資方會要求股民將這1萬存在配資方的股票戶口, 這個戶口有5萬元的操作額, 配資方會給予股民操作權, 但戶口是屬於配資方的, 股民不可以將錢提走. 但反過來配資方卻可以隨時關掉戶口,提走所有資金.  

另一種安排比較複雜, 但對股民卻多一點保障, 就是通過信託計劃.  同樣是1萬元配4萬元, 但是現在這5萬元會放在第三方的信託計劃裡.   配資方會聘用股民為專屬投資顧問,操作這5萬元的資金, 由於信托計劃有一定的年期和受訂立計劃時條款限制, 配資方要提走資金, 並不容易.   利用信託來製造摃捍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資本分層, 信託計劃可以名正言順發行頂層債券, 甚至是像CDO層債務結構, 底層的股權回報 (如果股市上) 就更吸引.

上面兩種方案都是我親身接觸過, 在中國特色的金融市場, 類似的安排五花八門. 

有大陸朋友問我有沒有興趣投資這些配資公司, 我受過往交易損手影響, 第一句就是問對方如何執行止蝕.   要明白國內投資者偏好炒三四線股, 加上A股市場有下跌10%就停板的規定, 不用等大市調整, 只要這些細價股一旦炒完消息, 後繼無力, 股價下挫兩至三成是稀鬆平常的. 加上停板機制很容易造成沽貨者互相踐踏、血流成河.   股民的10%蝕光後, 配資方便很容易蝕入肉. 配資方雖然收取股民高雙位數的年息, 也很容易得不償失. 

在跌市沽貨遇上停板, 我有第一身的痛苦經驗.  時維1998, 亞洲貨幣危機導致亞洲很多國家都出現股災, 那時候我任職的銀行有一宗股票衍生的交易, 是用某只台灣股票來做抵押的. 客戶違約, 我們被迫斬倉, 因為台灣股市有停板機制, 雖然我們每天一開市便掛牌, 但一掛就很快跌停, 整筆股票整整花了差不多一個月才賣掉.  取回的資金不足本金兩成, 銀行在這交易上自然是大虧. 

A股是否泡沬? 難說.  中國市場很多發展, 只能用野變生長來形容, 存在就是道理, 理性分析只供參考而已. 畢竟A股的表現和中國經濟背向而馳, 也那麼多年了, 現在補追, 並不為過, 然而這些瘋狂槓桿對股市、股民和借錢的人都沒有好處, 它只是一場音樂椅遊戲, 看誰有能耐在災難之前下車. 

 

 

(20141222日刊登於蘋果日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