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字之爭


如果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反共,另一種是擁(); 如果世界上只有兩種事情,一種政府路線,另一種是反政府路線;那麼,法官的工作便輕鬆得多,我們這班寫評論的也可以提早告老歸田。我覺得近日鬧得火熱的繁簡字之爭和之前“一地兩檢”問題一樣,  撇除政治有色眼鏡, 很容易得出一個中間路線的理智答案.

早前,有傳聞政府會在小學推行簡體字,雖然教育局澄清這只是謠傳,但社會上反應已經很激烈。我覺得提出這意見的人和提倡̏普教中般,不離庸人自擾、好心做壞事或擦鞋,在目前的政治環境提出這意見,是既不通民情沒有政治智慧。

我對中國文字有一種迷戀,很自然便偏愛繁體字.  我家孩子啟蒙時,我給他們買一本幼兒版的說文解字,解釋中文字的來源和結構,我自己讀後,也感趣味盎然。我名報人容若先生的忠實讀者,很喜歡看他寫的嶺南文化、香港報業歴史和中國文字的演變,容先生是堅決反對簡體字的。
我性好書法,但並不覺得沒有了繁體字,中國書法便會在世上消失。正如今天已經很少人用隸書溝通,但隸書仍然被不少人視為習字的進階。當然,如果硬性規定日常生活獨推簡體字,繁體字便會跟篆書隸書般,走進藝術的高閣,這是很可惜的。

但是, 不抗拒簡體字,更不抗拒簡體字書,畢竟今天大部份的中文創作都是通過簡體字進行。我對兩岸三地的中文是看法的;  大陸的報紙被共產黨的八股文章漬得太久,言詞空泛,十個字寫得完的事情,往往用上三四十個字,悶!台灣的中文撇除日語的影嚮,相對來說,仍然是根底比較厚和乾淨的。香港坊間的文字,近年引入不少大陸用語,其實文字受異地影響是正常不過,  那天我寫文章不用甘廼廸而用肯尼地,遭我的一位年青本土派朋友非議,其實洋名中譯隨着祖國崛起,越來越以普通話主導是全球趨勢。

簡體字不是共產黨發明,歷史上,漢字既有繁化簡,亦有簡化繁,後者是因為社會經濟發達,人的活動越來越多元化,要用更多的字去描繪日常生活.   中國近代的簡體字運動,可以追溯到1920年,五四運動先鋒錢玄同在<新青年>月刊發表<減省漢字筆畫底提議>,提出8種方法推行簡體字,得到胡適等人的支持。中共統治大陸後,1956年國務院全體會議通過<漢字簡化方案>,是今天我們看到的簡體字基礎,當時目的是減低文盲.

早些時候, 看了漢學大師周策縱教授(1916-2007)的文章《中國語文改革與教學芻議 特論簡化字問題》, 周教授的文章詳細分析簡化漢字的原則和應該免的缺失,談得很深入,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原文。周認為科技對文字的演變有深遠影響,過往曾經因為用打字機打中文太不方便,有人提倡將中文全面拉丁化,改為拼音,近年電腦普及,中文輸入法亦有長速發展,已經很少人再提出這意見。文字是活的,今天我們看到的簡體字不合理處甚多,例如肖蕭字不分,乾幹都是干,種種缺憾,不是不可以改的。

早時, 無線電視J5台報導新聞用簡體字作字幕,惹來超過1萬人廣管局投訴,無線電視普通話新聞報導的對像是大陸觀眾,用簡體字無可.  其實繁簡之辯無需要下下要與政掛鈎。文字的美與不美更為重要. 


    《周策縱文集》。商務印書局。201012

(201637日刊登於蘋果日報)


留言

  1. Is cultural integration through music therapy really aid in building client's identity?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such questions, we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multitoude multitude by Heart & Negri. This gives suggestions for pursuing the creation of new music that respects the specificity of musical expressions, watch Samaa news
    and is thought to correspond to the ideas of many music therapists in recent years.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