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覆舟 - 記蛋頭的一段日子

和一些對沖基金朋友閒聊間, 他們都認為金融風暴的下一波會是對沖基金倒閉,和倖存的基金擔心投資者套現而斬盤。 相當程度上,這已經發生,但由於對沖基金始終是大戶的遊戲,曝光率比較低。 談對沖基金倒閉,很自然想到十年前的LTCM。


我的投資銀行生涯中,有段日子是研究利用數量模式來進行投資,行內人稱這工作為Quant,我叫蛋頭。 十年前倒閉的長期資本管理(LTCM),亦是採用這類投資方法。

那陣,算是小組組長,手下五六員,當中不乏名校博士生,坦白說,自己的學歷和數學基礎訓練,和他們實在相差得遠。老板之所以委以重任。是希望借用我的實際市場經驗來平衡蛋頭的偏差,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研究可以漫無邊際,由構思、假定、搜集數據,推算模式,調校變數,感覺是山中一日,世上千年。

蛋頭的長處是有竭而不捨的精神,(他們當中,有人花了三數年時間,來研究一個地球上或許不超過一百人明白的博士課題),但老板要的是真金白銀的利潤,而不是千百頁的電腦報告,上有老板壓力,下又要照顧蛋頭的弱小心靈;不捨歸不捨,很多時,我都要在不同的計劃中作取捨,心血遭腰割的蛋頭,心中當然不好過。

最終,我們亦給迫出數個看似可行的主意,下一步是做匯報推銷主意,最重要是申請資金開盤。連場報告之後,老板們聽我的洋涇濱英語亦聽得有點累,終於首肯,拍板之前一個永遠都會問的問題是,如果投資失敗,中途斬倉,市場的流動性(Liquidity)如何,交易費用若干。

要知,這些紙上談兵的主意,過得關的,都是看似十拿九穩,唯其低風險,其毛利必是以基點(千份之一)計,要賺取足夠的回報,投資額必定比普通交易大,市場的流動性,直接影嚮進出場的交易費,甚至可行性。

作為一個向稱市場中性的對沖基金LTCM,陰溝裏翻船,導火線眾說紛紜,一說是俄羅斯危機令歐洲國家債券差價(Spread)失控,原意是歐元一統市場之後,成員國的利率差距便會消失,無奈俄羅斯危機,令德國債券對其它國家的息差不跌反升;一說是基金拋空歐美股市的波幅,一說是美國國庫債券和按揭票據(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的差價大幅扯闊。

投資無必勝,重要的是撤兵有道,如果高估了市場的流動性,見獵心喜,將投資額增大到不合理的程度,一旦要斬盤,便翻身無日。

如今昔日的同僚早已各散東西,套張愛玲的話「隔了千多個日子,萬多里的路」,他們有回大學教書,有創業自任基金經理,有銀行內作交易員。

當初有緣聚在一起,故是利之所趨;無數個晚上,在「太陽」終端機前,吃丟不少擱凍了的比薩餅,當中的尋尋覓覓,千百度之後,很多時仍是空手而回,但那些理性的爭辯,功敗垂成的感覺,卻帶給我很多回憶。



後記:歷史往往誤導,用過往數據研究出來的投資方法,要真正論斷成敗,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這已經是很多次年終花紅之後的事,投資銀行界中,是沒有長遠這回事。


(於2008年10月29日刊登於信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