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與猴腦

在內地雜誌上讀到兩則談商管之道的故事, 閱後感慨良多.

故事一 : 與虎賽跑

『一天, 一群獵人狩獵, 不料遇到一隻老虎, 老虎兩腹空空, 見到獵物, 張著血盆大口, 撲面而來. 獵人們見狀, 一個個本能地急忙轉身, 撥腿就跑. 誰不知那老虎緊追不放, 愈逼愈近. 這時, 跑在最後的一位獵人開始絕望了: “完了, 我怎麼能跑得過老虎呢?”想著想著, 他兩腿愈來愈沉重. 不一會兒, 只聽到一聲慘叫, 這位可憐的獵人便成了老虎的佳肴. 其他獵人則趁機擺脫了老虎的追逐. 回到家裡, 驚魂未定的獵人們暗自揣摸從虎口逃生的經驗和與虎賽跑的真諦, 左思右想, 先後眼睛一亮: 原來這與虎賽跑, 其實是在與同伴賽跑, 跑不過老虎沒關係, 只要跑贏同伴就行, 就能活下去.』

故事二 : 吃猴腦

『話說早年粵人以活猴之腦烹調大餐款待貴客, 飼群猴於籠中. 被捉之猴永不復返, 餘猴第六感判斷 :被捉即是赴死. 因此, 每次廚師欲捉猴, 眾猴奔突不止, 而一旦廚師抓住一隻垂死掙扎之猴, 其他猴子便會一哄而上, 撕咬那個倒霉蛋, 助廚師迅速降服之. 讓這次與己無關的劫難全由那廝承擔, 並慶幸自己逃過一劫. 如是者, 籠中猴與日遞減. 當然還會有新猴進來, 新猴傻, 未經生死歷練, 被捉的機率高. 最後常剩籠中的『老猴』愈來愈精、也愈來愈強, 個個成了“猴精”.』

兩個寓言, 作者都是借故事來闡釋在群體中的生存之道. 作者對這種求存之道並沒有很大的批判. 但我卻感受到一個醜惡的現實 : 就是中國人的自私, 更甚是那種心安理得, 落井下石.

在國內和香港, 以政治手段為題材的連續劇一直很受歡迎. 由開風氣先河的《雍正皇朝》, 以至年前無線的熱賣劇《金枝慾孽》, 都迷倒不少觀眾. 撇下劇集的娛樂性不談, 從社會角度看, 我們是否太輕易接受機構(不論是宮闈、朝廷抑或辦公室)政治先行的必然性.

在社會上工作了那麼多年, 如果說對政治視而不見, 那是幼稚而不是清高, 但如果事事以政治為考慮點, 並且接受那是致勝的唯一之道, 這實在是悲哀.

我們的角色應該是獵人, 對手是老虎, 而不是身邊的人.

(於2009年7月3日刊登於明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