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雜誌中的猫屎咖啡

世界上有一本經濟雜誌叫《 The Economist 》 --- 阿里路亞!!

微軟的蓋茨說他每期由首頁到最後一頁都不會放過. 甲骨文的創辦人艾利森(Larry Ellison)說“過去我花時間在思想, 現在我只讀《經濟學人》”. 已過世的港產鬼才黃霑先生自認數學考試抬蛋, 經濟一竅不通, 但卻是《經濟學人》的長期讀者. 《名利場》(Vanity Fair)雜誌早前登了一篇文章, 品評經濟雜誌, 說《時代雜誌》(Time)和《新聞週刊》(Newsweek)永遠做不成《經濟學人》. 他們用的比喻是前兩者是走群眾路線的星巴克咖啡, 後者卻是咖啡極品的印尼猫屎咖啡.

《經濟學人》於1843年創刊, ( 雜誌誕生時, Economism代表的是經濟自由主義), 主張小政府、保守理財和自由貿易. 一個半世紀以來, 這個立場從未改變過, 有人謔稱它為“認為世間所有難事都可以通過私有化、自由化和取消管制來解決”. 然而, 這本政治取態偏右、甚至不時有些反華文章的雜誌, 卻從不吹噓其中立,

雜誌聘用的作者都是不同行業的專家. 我看過他們一些招聘記者的廣告, 他們很看重應徵者行業內的知識. 文章怎樣寫, 《經濟學人》很有信心地說“這些我們可以教”. 雜誌另一個特點是它的編輯和記者都是『沒面目焦挺』. 據聞它的主編唯一一次在文章內署名, 是在離任時的告別篇.

《經濟學人》不單只是聲譽獨領風騷, 其商業成就亦遠冠同儕. 其讀者人數在過去十年間上升一倍, 達到130萬, 三份之二的升幅來自北美. 它的廣告收入增幅亦是高於競爭對手以倍數計.

樹大自然招風, 這本名氣和收入都獨領風騷的雜誌, 也不乏批評者. 而且很多時候更是來自同行, 尤其是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 下面是一些尖酸例子:-

· “《經濟學人》是上流社會的《讀者文摘》”
· “文風充滿牛津和劍橋口音, 聽得鄉巴佬的老美飄飄然”
· “用那麼少的編採人手去報導世界大事, 結果是大量的文抄公, 加上似是非的批評”

我雖然受的是殖民地教育, 但絕對算不上是精英, 對大英帝國完全沒有臍帶感情. 由於是啃政經新聞的癮君子, 故自學生時代開始, 看《經濟學人》已接近三十年了. 縱使有陣覺得英文用字生澀, 仍然不畏勞苦地追閱, 讀《經濟學人》所需的時間比其他雜誌長, 因為《經濟學人》的寫作風格, 是將最多的資料放在最少的空間裡面. 我特別喜歡閱讀的是每期刊登在最後的訃文, 蓋棺而不定論, 往往帶來很多看問題的新角度.

年紀漸長, 愈來愈不相信意見中立這一回事, 只要擺明車馬, 邏輯謹密, 立論偏激又何妨?


(於2009年7月31日刊登於明報)

留言

  1. 看你的文章,一直獲益良多。剛參加了信報的「動筆動思考」作家培訓計劃,希望有幸脫穎而出成為當中一員,出席閣下9月的演說再向你學習。

    回覆刪除
  2. I'm also an avid reader of The Economist. But lately, I'm a bit turned off by its objectivity when it comes to reporting on China. (Actually this goes to most Western media, as evident after the Tibet riot)

    For any similar social/economic/cultural issue, India is always "half-full". Whereas China is half-empty, so they say. No matter what positive China does, there is always a "but..." or "critic says... blah, blah, blah".

    Maybe they're more truthful when China is not the subject of the topic. :)

    Dennis Lo, Vancouver, BC.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