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網貸殊途同困


最近國內信貸市場緊縮, 網貸(P2P)更出現倒閉潮.  大陸的網貸創始於2007年的拍拍貸, 迄今十年.   經過井噴式的增長, 監管愈來愈嚴, 2016年銀監會、信息部、公安部、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四部委聯合發表網絡貸款聲明, 規管P2P, 重點包括:-

1.     單一自然人在一個網上借貸平台上的借款上限人民幣20, 多個平台的總借貸額是100;
2.     網貸中介機構不能從事自融;
3.     不得將融資項目拆分, 不得發售銀行理財、基金和信託產品;
4.     禁止P2P將債權轉讓.
5.     增設負面清單, 將一些項目摒諸於P2P門外.

中國是一高儲蓄的國家, 市場不缺乏資金; 但另方面也是一發展中的經濟, 對資本的需求甚殷.  如果兩者能夠打通經脈, 將資金輸送到有需要的人,  因為傳統銀行並沒有滿足普惠金融的需要, 網貸應該是大有可為.  事與願違,  原因是信貸訊息的貧乏及沒有系統, 加上投資人盲目追逐高利息, 完全不明白信貸風險, 更枉論為不同的信貸風險作出一個公允的定價.

大陸的網貸平台在高峰期有超過6仟家, 如今剩下不足2仟家, 有論者認為三年後會是200.   這些網貸平台去年做了接近人民幣5仟億的生意, 這金額比諸於銀行存款仍不過是九牛一毛.   但是互聯網金融一直被受群眾關注, 吸睛度高.  網貸P2P的倒閉雖然目前不會帶來系統性的風險, 但是卻惹來不少民怨, 打擊維穩. 

過往這些P2P平台有些是純中介, 將借貸兩方接合在一起; 有些是提供自有資金作貸款用途; 更有少數是騙局, 散戶放給這些平台的錢從來沒有依原意放貸出去, 平台老闆挪用資金投在一些高風險的項目上, 賺到的錢歸自己, 今次信貸收縮, 資金鏈斷路, 這些網貸自然倒閉.  亦有些經營者預算過不了監管機構設的門檻,  便挾帶私逃, 一走了之.

在西方, 網貸的發展又如何?   美國的Lending Club是全球最大的網貸平台, 2015年上市, 股價近年屢創新低, 由上市時每股15美元跌至最近不足5美元, 下跌了80%.   Lending Club最早的生意是將消費者的信用卡貸款, 用比較低廉的利息吸引過來.  但慢慢發現到了某一個點, 便很難再有增長.  投資者當初受這平台吸引, 主要看重平台的上客能力, 和相信平台有一些獨特的信貸風險分析工具, 令到它給債務定價時, 具有優勢.   但似乎這兩點都未能夠持續發展, Lending Club發展到後期, 資金來源非常依賴機構投資者, 甚至通過資產證券化融資, 已經是B2P, 而不是P2P.  一年前Lending Club首席執行官出事被辭, 便是因為偽造債項指標以滿足機構投資者需求.    

美國和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生態有很大的分別, 美國是先搞清楚法規才開始做生意, Lending Club剛開始時花了很多時間在美國不同的州研究不同的法律框架, 才開始招納用戶.  中國的P2P, 是先做生意, 後期才洗底, 但兩者近日都面臨困境.

(2018727日刊登於明)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