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業應該歸公抑或歸私?


Olivia已經連續多天追問我中方的反應如何.   Olivia(林愛蓮)是新加坡著名水處理公司凱發(Hyflux)的創辦人兼首席行政官.   公司1989年成立, 是新加坡的水工程項目的巨頭.  海外業務拓展至全球400多個國家和1,300多個項目.   因為帶著國家戰略資源的光環, 凱發融資亦很成功.  2011年和2016, 凱發兩次發行永續債券共9(新元。下同).  發債得來的錢, 凱發用在興建海水化淡廠, 這是他們的主業, 但因為海水化淡廠耗電量高, 凱發進而一併投資發電站.  整個計畫被稱為大泉(TuaSpring)水電聯產項目.

2018年中, 凱發的因為財困開始停派永續債債息, 公司直接進入重組階段, 急需白武士.  凱發的海水化淡技術, 水準甚高, 我認識一大型中國建築商對凱發有興趣, 希望利用凱發的技術帶來更多的海外建築合約, 但最終因為摸不清大泉的負債而打退堂鼓.

真正拖垮凱發的不是海水化淡廠, 而是它的發電廠.  大泉電廠剛剛推出時, 正值能源價格緊張.  2012年電價每兆瓦小時(MWh)曾突破200新元.   大泉發電廠可以生產411兆瓦,  供給海水化淡用的不足100兆瓦, 其餘的都要賣給政府.  政府是通過競價的形式收購供電的, 售價沒有保障, 2010年電廠全面運作時, 價格已經跌破100新元.

國家戰略資源如果完全市場化, 是贏了效率, 輸了供求和價格穩定性. 新加坡政府對私人經營商的要求是兩者兼要,既要他們接受市場價格, 又要他們提供穩定供應. 如果公司運作不達標,會面對嚴重的處罰.

香港一直都為公共事業應否由官方還是私人持有而爭論不休:  領匯由公轉私, 到了今天是益了股東, 損害了租戶;  政府辛苦推出的三隧分流方案, 亦被人詬病利益輸送予私營隧道公司, 結果方案告吹.  地鐵近日頻頻出事, 有意見認為政府應該接收地鐵的經營權.  

(201956日刊登於蘋果日報)



留言

熱門文章